最近刷朋友圈,看见一段有趣的文字:不打坐、不念经、不精进、不系统化学习、把朝拜当旅游、把禅修当休息、把法会当追星、把慈善当炫耀、把师父当茶友……时节到了,自然成佛!各位同修道友,你是否有过类似经历?或许,不知不觉中,便从“佛教”走向了“佛系”!
(本图片来自网络)说到此,笔者想到当年跪在蒲团,双手合十,面向佛陀,庄严而慎重的许下承诺:
自皈依佛,当愿众生,体解大道,发无上心;自皈依法,当愿众生,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;自皈依僧,当愿众生,统理大众,一切无碍。
(本图片来自网络)佛陀创立佛教,为方便教化不同众生,而广为宣说八万四千法门,有不立文字,口耳相传,参禅打坐的禅宗;有严持戒律,过午不食,护持律法的律宗;有降服心性,一心不乱,清净念佛的净土宗……无论哪一个宗派,均需要修行者以“信”为基础,结合修行法门,深入经藏,体悟佛理,继而明心。
(本图片来自网络)然,现实中许多人一席禅服,言语间又是“性空”又是“唯识”,佛学知识背的滚瓜烂熟,并热衷于参加各大寺院法会,乐于与出家师父谈佛论道,甚至受过五戒或菩萨戒,对于他人的陋习或过失,直言不讳,对于自身行为,如食肉饮酒,则以“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”等不“着相”,都是“空”……予以搪塞。如此行为,如法?非法?
(本图片来自网络)笔者在《我可以跟你学佛吗?
》一文中谈及过学佛的前提是信、愿、行,信是基础,愿是动力,行是果证,如《大方广华严经·离世间品》中云:“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法,是为魔业。”是故,若众生学佛后,其一切言行,皆应与自己的内心作为观照,是利益众生的菩提心,还是只求个人解脱的出离心,亦或是满足“装饰”所需的虚荣心……(本图片来自网络)打坐与念经,其作用在于调服我们的心性,在思绪万千的杂念中,能够安住一念,所谓一心不乱,当然这种训练是长期的过程,而非朝夕,所谓精进不怠。寺院礼佛或圣山朝拜,亦是反观自身修行的一种方式,以佛、菩萨的大愿与大行作为观照对象。师父不是茶友,是我们修行路上的指引者,要对其生起恭敬心,而非称兄道弟!
(本图片来自网络)“佛系”不等于“佛教”,前者是一种社会现象,后者是一种宗教文化,两者虽有一定联系,但内涵相距甚远,佛教是以度己度他为己任,寻求生命的终极真理,而佛系仅仅是一种对生活与工作的态度,所谓的“都行”、“可以”、“没关系”。然,这种生活态度是对无奈生活的无言抗争,而佛教的“随缘”是建立在认知“缘起性空”道理上的自在人生。因此,“佛系”与“佛教”两者的差距是巨大的!
版权所有:楞严经快诵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