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严经快诵网

破茧而出 总结

发布时间:2023-01-30 18:09:17作者:楞严经快诵网

  总结

  总结

  不存一法现全身

  去粘解缚

  内摄外延

  禅法贫

  菩萨道的贫法

  香严禅师

  赵州公案

  真空妙有

  内摄外延之一

\

  内摄外延之二

  内摄外延之三

  内摄外延之四

  正本清源

  正直舍方便,但说无上道

  广度众生

  末法时代

  资讯时代

  自依止、法依止

  从作为一安份修行人的基础而向上提升

  总结

  在佛教中,往往把活动的最后一天,称为「圆满」。禅七,第七天就圆满了;佛七,第七天也圆满了;而上课上到最后一堂,也皆圆满也。然各位,你真觉得圆满了吗?至少自从我听得此名相以来,还不知道何以谓为「圆满」。

  不过如用禅宗的观念,要圆满倒很容易─心不分别,就圆满了。因为如果我们用「有所求、有所得」的心态去思惟、抉择,则不过挂一漏万,故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圆满。反之,如心不分别取舍,却能圆满也。

  不存一法现全身

  今天讲总结,总结就是把前面所讲的,再整个提纲挈领而提出一个大原则。各位从听课到现在,应可慢慢理会到:我从前到后有一贯的大原则。我既用这样的原则,来展现整个课程的架构;也用这样的原则,来批判跟此不相应的一切说法与现象。然这原则是什么呢?就是『不存一法现全身』。

  这是古禅诗中的名句。什么是现全身呢?这身,当不是身体的身,而是法界身─以法界为身,能够展现出法界的森罗万象。简单讲,就是能够得到圆满的意思。

  虽世间人也都追求圆满,可是往往用扩张的方法以求圆满,好求更好,多求更多。而扩张,又是通过分别取舍而进行的。然既有的要,有的不要,矛盾、对立,分别、取舍的心还在,怎可能得到真正的圆满呢?

  所以佛法,尤其是禅法,却反其道而行之。没错,都要求得圆满,但反其道者却是从不存一法─即消除心中原有的分别心、对待心。于是因不取不舍,或一切包容,反才能得到真正的圆满。因此,这整个课程的架构,都是根据这原则而来展现的。现在,我们且从这原则,再回省到前面所说种种课程。

  去粘解缚

  譬如前曾说:修行的要则,乃去粘解缚。因为所谓「不存一法」者,要从那儿修才能不存一法呢?事实上,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有很多无明业障。故要相应于不存一法的境界,不是说一说、想一想,便得相应的。而是要从把我们本有的无明业障,一个一个地去对治消除;而消除到最后,既一切执着窐碍都消散了,这才能相应于不存一法的境界。

  所以从去粘解缚的原则,我说:众生学佛,应发什么心呢?我乃强调出离心与菩提心。菩提心是谓求觉悟之心,以若真觉悟到空性,自然就能出离。而出离者,即是从消除一切无明业障,而能证得不存一法的境界。何以我不奢言慈悲心?因为不与空义相应的慈悲心,往往只会增加众生的粘缚。

  同样讲:出家形象的重点。我也不强调克苦修行或弘法利生,而是强调:要出『一切有』的枷。因为若不能从消化本有的执着而来修行,则克苦修行而欲有所得、有所证,反成为粘缚之所在。因此,出家者,即是出粘缚之枷也。

  由是说到持戒,我不强调持戒的功德,也不夸张犯戒的罪过。因为功过者,乃是世间最粘缚之所在。我乃强调:欲达成目标故,而去行持与这目标相应的行为。而目标者即是以去粘解缚为手段,而达成解脱的目的。因此,持戒的大原则,还是不出出离心与菩提心。

  再者讲到修定,很多人把修定的法门讲得很多,有各式各样的观法;甚至在过程中,详细说明其不同的次第与现象。我认为:这反会增加众生的执着。所以,我宁可用一句话,就打翻过去。何谓修定?离开方法,就是魔境。方法是什么?皆不重要,不管念佛或数息都没关系!但最重要者乃一心一意地去用方法,尤其不要在任何觉受或境界上作工夫。而这也是因应去粘解缚这大原则而说的。

  同样讲到智慧,我强调要先出世再入世。或者说修证的原则:观相见性。观相的目的不是要把每个相看得很清楚,而是要看到相的本质乃虚妄不实,而能见性出离。最后讲到菩萨道,我再三强调:不能用强迫的观念而形成菩萨道的行愿,真正的菩萨道,乃是从证得空性而自然展现出大悲的心量、大悲的行为。相信各位听到这里,对去粘解缚的大原则,应已非常清楚。

  内摄外延

  同样对于修行,乃又有另一原则可以说明:就是内摄外延。真正的修行不是向外去扩张,而是向内去收摄;而收摄到最后,自然能展现出外延的境界。因此这次上课的所有章程及整个架构,其实都是从这两个大原则去贯穿的。

  然云何而得内摄呢?其由去粘解缚而得内摄也。因为即使我们观念中,也知道当内摄;但若还有很多执着放不下者,便不可能内摄也。所以要内摄,还是得先作好去粘解缚的功夫。于是如能内摄到究竟,就自然能展现出外延来,而外延的极致者,即成就大圆满的法界身。

  相信,各位听课听到现在,应对这样的理念,已能掌握清楚。所以我的课,共讲几堂还不是最重要的,但在过程里能够慢慢把纲领抓住了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我不希望像很多人讲课,讲得天花乱坠,故大家都在雾里看花,只见木而不见林,不知道最后法师所要申述的重点是什么。我讲课,重点一向非常凸显明确。

  禅法贫

  所以,根据这「不存一法现全身」或「去粘解缚」的大原则,我们当可以了解禅法修行的特质。在中国佛教往往有此一说:禅法贫,密法富。关于密法,为什么是富?我到目前为止,还不清楚。但就禅法何以称为贫?倒是可清楚无疑。盖贫者,乃从去执而无心也。

  因为众生着有,所以才会有很多业障烦恼;而修行就是要慢慢从这些「有」里去消除。于是愈消除,就愈贫也;而贫到最后,乃能证得无心境界。云何谓僧众为「贫道」呢?以贫为道,或者以舍为道。故明朝有位憨山大师,乃再三强调「歇即菩提」。歇即是放下,放到最后,便能证得菩提境界。

  因此,我们也可以说:真正的修证,很简单『从舍而得』─必舍才能得。得于什么?得于觉悟、证果、解脱或圆满。如原始佛教中常说的「证果」,我们想象:应得到什么境界,才能证果呢?但就经典上的定义,却刚好相反。何以证初果?能断除三结:即我见、戒取见和疑,乃能证得初果。故初果者,乃从舍而能证也。其次二果、三果,皆是从减除、断尽贪瞋而能证得也。至于阿罗汉果,乃谓已断尽一切我慢,得证四果也。所以,从初果到四果,都是从舍而证也。

  这之间,并没有说到任何觉受或境界。也许,在阐述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时,会提到觉受的问题;可是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是世间禅,而不是解脱道。同样,讲到开悟是什么?开悟不是得到答案!如果开悟是因得到答案,那你去问老禅师,这个公案是什么意思?老禅师解释一个公案,你就开悟一次;解释十个公案,就开悟十次。有这回事吗?当然没有!因为所谓「见性」,乃是现证空性尔。因此,在整个修学的过程中,不管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或是开悟,都是从舍中去证得的。

  菩萨道的贫法

  甚至在菩萨道上,说到从初地到十地,有一派的说法,谓:从初地到六地,乃修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。可是我比较相应于另一部经的说法─好象是《菩萨璎珞经》,记不太清楚。其乃从「无心的程度」来定义,从初地到八地的境界。也就是从最初证得无心境界,而称为初地。但是初即使能证得,却不能保住。于是再专精修行,就能在禅定中,保任住无心境界;可是出了禅定,就保不住了。然后再加紧用功,修到上座、下座,白天、夜里,都能不退转于无心境界,这便是八地也。故常谓「断一分无明,证一分法身」者,断无明,乃谓弃除有心之执着也。所以不管是原始佛教、禅宗或菩萨道,这从舍而得的大原则应是非常明确的。下面我们且举个公案说明:

  香严禅师

  香严智闲禅师在离开他师父独自修行一段时间后,有了某种体验。于是乃道:

  去年贫,未是贫;今年贫,始是贫。去年贫,犹有卓锥之地;今年贫,锥也无。

  这贫,是甚么意思呢?当是指不执着。何以去年所证,非真正的不执着?因为去年,犹有卓锥之地。大家皆知:锥是一种很锐利的工具。因此禅宗,常以锥来比喻一个人的智慧。以智慧非常锐利故,称「锥头利」。

  但锥头利,就圆满了吗?不!有时候太锐利了,反将自伤。于是禅宗乃另有谓「凿头方」。以凿者,刚好相反,因里头是空的,故反能接纳。于是「锥头利」者,乃以智慧降伏一切魔难;而「凿头方」者,则谓用广大无边的心量而涵容一切。

  因此,修行乃有两个渐次:先有锥头的利,才有凿头的方。也可以说:锥头利是处于「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」的阶段,所以将对很多现象呵责、破斥、否定。而等到修证到更圆满后,才能身心袒荡,当下无事。

  所以「去年贫,犹有卓锥之地」者,乃表示去年虽在修行上有所体验,可是还有法执在;所以不能完全消融、袒荡。而今年经过更深的体证后,却锥也无。然「锥也无」,到底是什么境界呢?这不能讲!因为若讲了,云何而非另一种执着呢?

  赵州公案

  下面再看赵州禅师的公案。有人问:「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」老禅师却回答说:「老僧在青州作得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」这个回案看起来,好象牛头不对马嘴。

  故历来有人解释道:在青州作得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用平常心做平常事,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子嘛!故谓「禅在生活中」。

  但是我的体验,却不然。记得某一年,我到韩国的松广寺参加冬安居。大家皆知韩国的冬天很冷,温度常降到零下七度、八度。所以一到寺里,常住就发给我们一种称为"鲁比"的长褂,是棉袄做的,又厚又长,穿起来就像装甲车一样沉重结实。但是穿久了,习惯了,竟不觉得重。倒是脱下来时,反觉得全身轻松得快跳起来。所以有一次,在脱下觉得非常轻松的当下,我了悟道:何以赵州禅师,会如此回答!

  我们学佛修行,本来就是为了解脱!然怎么解脱呢?就是把本有的束缚一件件脱掉。但是有的人却刚好相反,既本来的束缚未弃除,又去惹一个更大的束缚。这种情况就像作得一件七斤重的布衫,把自己套起来。所以老禅师的意思很明确:你是活着没事干,故天天想一些无聊的问题吗?问这种问题真是自讨苦吃!

  很多人在学佛的过程中,背了很多名相,钻研了很多理论,有的似懂了,有的却还不懂;三年五载下来,愈钻头愈大。所以曾有人问我:「当怎么学佛,才能有系统?」我当时虽回答说:「在读的当下没系统还无所谓,但读过后能整理出系统来,才更重要!」

  但是如就禅的理念来回答:何谓有系统?全部放下就是有系统也。如果以为听后还得花很多时间心力去组织消化,才能变成有系统,那也太累了。或者谓:若能受用者,便权且留下;反之,不受用者,尽随它去。而何谓受用呢?能帮助我消除本来的执着,便是受用也。所以事实上,法与非法的界限很分明:有助于消除本来的执著者,便是正法;反之,若徒增染众生的贪心、瞋心、痴心、慢心,便绝非正法也。

  真空妙有

  所以从赵州禅师的公案里,我们可以明了:解脱,就是要一层层把束缚脱掉。因此我常用一种比喻:称为剥芭蕉。如芭蕉一层层向外增延,即喻指凡夫用自我扩张的心态而攀缘造作。而修行则相反,像芭蕉一层层向内剥舍,剥到最后若连心也没有了,那他就成就了。

  所以,古来也经常用「古镜垢尽明现」的比喻。我们的心,乃像一个充满尘垢的旧镜子,所以既抹不平,也照不亮。所以当怎么修行呢?唯慢慢用观念、用方法去消除这些尘垢,直到有一天,这些尘垢都消除尽了,自然能展现出大光明、大智慧来。这如剥芭蕉的修证结果,乃称为「真空」境界。

  下面讲妙有,或者说心像深沉无比、波涛汹涌的大海一般。所以修行之要,就是必使这汹涌的波涛,先慢慢变成小浪,再由小浪变为更细微的浪。故当浪愈来愈细微时,不只我门的心将愈来愈定,且对外界的观照也能愈来愈明了。所以「真空」,并不是当把所有的水全部倒掉,才叫真空;也不是当把古镜整个打烂,才叫磨镜。

  为什么真空之后,犹有水体与古镜呢?因为我们的心,本跟万物是统一的。只为众生的无明业障故使它们产生隔劾对立。因此当消除了这些无明业障后,自然能展现出与天地并生、与法界合一的境界。这或称为古镜重圆,或称为海印三昧─像广大无边的大海,而把山河大地映现其中。

  所以在佛法里常谓有「真如心」,很多人往往从「实有」,甚至「自性」的偏见,来阐释真如心。可是事实上,真如心不只是非实有、无自性,也是思惟意识所不及处。简言之,真心是修证出来的。而修证的方法,不外乎从内舍剥尽去着手而已。

  所以般若尽处即是真如,我们用空的方法去修行,修到最后反能展现出真如妙有的境界。因此若用学术的眼光,来看般若与真如;则谓般若偏空,而真如尚有,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系统。于是依文释义,三世佛冤也。

  因此我于《圆觉经中旨》里乃谓:『真』者,不分别取舍;而『如』者,如镜照物。甚么叫作真?如我们用比较的心而比较前后相,则以诸法无常故,说它虚伪幻化而名为假。反之,若心只安于当下,而不作前后比较,那就无所谓假。所以从「不假」中,名其为真。但这真,不是跟假比照而得名为真,而是从不分别中而称其为真。其实既不分别,本连真也没有;可是相对于世间的虚伪幻化而不得不异其名为『真』。所谓『如』者,如镜照物,心像广大无边的圆镜一般,能涵容天地万象。由是真如与般若,其实是完全相应的;因此《般若经》最后,还是讲到真如法门。这是我们从修行─去粘解缚的角度而讲:能证得般若真空,即能展现出真如妙有的境界来。

  内摄外延之一

  下面继续讲「内摄外延」的原则。真正的修行,是要向内去觉,所以佛法或称为内学,或称为内明。然内而更内,内到最后是甚么呢?乃成就为「空」也。而后,再由真空而展现出妙有的世界来。这从外摄内、再由内延外的修学过程,我们可用四个子题来说明:

  首先用「中观思想」说明:众生从无始以来,都用实有、个体的邪见去观察万事万物;于是虽不妨看到林林种种的万象生化,但其中却不免有很多矛盾、烦恼。但如我们用缘起的思想去观察万物,则既缘起必万物的界限不复存在。既界限不存在,那个体也就非实有了。所以从缘起而观,能消除一切个体见与实有见。于是从缘起、无常、不实而确认诸法无自性,这称为内摄。

  然何以外延呢?既万物因于缘起无自性,则自延连成一个大网,在《华严经》中称之为「因陀罗网」。而在网中乃呈现出一切现象与真理,故称之为「一真法界」也。因此先经过消融的过程─悟诸法无自性,却反得到最后的大统一与大圆满。故称为内摄外延也。

  内摄外延之二

  其次,我们乃从修定的过程里,而论内摄外延。以众生从无始以来,就有很多妄想杂念。所以内摄者,即是用修定的方法以慢慢把妄想杂念去除掉,去除到所有的大妄念、小妄念、粗妄念、细妄念皆完全绝尽而进入定境,这称为内摄。

  然何谓外延呢?以经典上说:如一个人真修定成就,即能得到五种神通─天眼、天耳、神足、他心、宿命等。何以最初修定时,须眼不看、耳不听、身体觉受一切放下,更不管过去未来。而修到最后,却反成就看得更远、听得更细,能知过去未来。所以,当内摄到极点反能展现出广大无边的世界来。故称为内摄外延也。

  内摄外延之三

  同样如就禅法而言,既参禅,则不能有任何思虑;只能不断地把疑情提起来,而提到最后这疑情即自然凝住,既不会丢掉,也不用再提,这称为打成一片。在打成一片时,当然既看不到外面的世界,也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;甚至对于疑情,也是若有若无,这称为「一念不生」也。而一念不生,即是内摄的极致。

  若参禅,参到一念不生的境地,则离悟已不远了。而既开悟者,反成就更高、更深的智慧。这智慧者,即是外延的结果。

  内摄外延之四

  同样若讲到气脉的问题,一个人如果用功于禅坐,自会慢慢调理其气脉。而对气脉的调理,我的体会是:一般人的脉,都是表脉较通而里脉较不通,所谓「表脉」者,即指皮肤、肌肉等血气之脉。而「里脉」者,从筋而骨、从骨而髓。所以在禅坐的过程里,都是从表脉起慢慢向里调而能渐内摄,内摄到最后能通调骨脉、髓脉,以至于打通密宗所谓的「中脉」。所以打通中脉为内摄的极致。

  于是为「中脉」既通,则像完成南北连贯的高速公路。因此它就能以各交流道而与省道、县道、乡道等连成一体,而成为连贯全身、遍及大小内外之脉,这称为外延的境界也。

  正本清源

  这也就说,我乃强调:真修行,唯从内摄中去着手,不管就身体而言,就观念而言,就心智而言,皆如此也。因此我也曾用内摄跟外延的过程,来说明大小乘的转辙处。以小乘,因偏于自觉;所以属于内摄的过程。而大乘之菩萨道,偏尚于圆满,类比于外延的结果。但是如不经内摄的过程,则绝对不可能展现出外延的结果。因此我再三强调:小乘是大乘的基础,离开小乘的出离就没有大乘的圆满。

  这也就说:虽众生都期待圆满于外延的境界,可是若不从内摄去着手,则唯南辕北辙。不只与圆满愈距愈远,也与解脱了不相干。因此这内摄外延的大原则,能厘清很多对修行方法的误会与对修行层次参差不明等问题。

  所以讲到这里,大家都当明白:其实修行的大原则很简单,不管是从内摄外延来说,或从去粘解缚里证,其实都很单纯的。但不单纯的,是众生的心。以众生的心太复杂了,反跟这原则不相应。故有的人寻道,找得好辛苦,甚么地方都翻遍了,就觉悟不了这原则。又有的人,即使明明开示他;可是为他攀缘的习气太重,他还是不得不向外攀缘去。

  或问:既修行的原则,本是如此单纯。可是在某些经典里为何也不直说清楚呢?我认为是大乘佛教,为了广度众生而不惜滥说很多方便法,所以更使观念变得混淆不清。因此印顺法师曾用一种譬喻:修行的原则,本是单纯地就像一杯白开水一般,如果你肯啜饮它,便能止渴安心。可是白开水,对很多人来讲无乃太乏味了。所以大乘佛法乃针对喜欢吃甜的众生,就为他们加一些糖浆;针对喜欢吃酸的众生,乃给加一些酸梅。总之,加到最后既五颜六色,也各式各样的味道都齐全了。虽能满足各个众生所需,可是喝了已不再解渴,甚至还有后遗症。这也就说虽大乘佛法再三强调:为了广度众生而开众方便,而众方最后便却反变成「不方便」也。因此「先以欲钩之,后令入佛道」的作法中,其实牵涉到很多问题。因为除非能对众生的根器,有十足的了解,否则当直说正法者,却用权巧方便;岂不迂回撩绕,甚至令人退失信心。

  所以除非是大善知识,能对每个众生的根器、意向都非常了解,否则到底要直说正法或权用方便,何能「自以为是」呢?但何以在目前的佛教界中,却都一窝蜂似地偏尚于权巧方便呢?第一是对信众没有信心,反正我也不知道你是甚么根器,故行权巧方便似比较保险一点。第二其实也是对法门没信心。如真要直说正法,又有几个有这份把握的呢?

  正直舍方便,但说无上道

  然对于我,倒一直有一种肯定:因为众生有疑情、有烦恼,所以才需要来学佛。所以只要能针对他的疑情而作澄清,针对他的烦恼而予净化,就能让众生在学佛中得到受用也。因此我相信「直说正法」对消除疑情与净化身心,必具更直接的效果。尤其对目前社会而言,更当如此。

  传统的佛教何以偏尚权巧方便呢?因为佛教虽是相当贵族化的宗教,可是也必待那地区的文明相等成长,心智较为开化后,才有能力接受佛法。而落后的民族或心智未开化的众生,便难以理会较高层次的佛法。因此如佛法流传到落后的地区,便不得不降格而用权巧方便;但权巧方便用得太多,却往往使佛教变质而已。在佛教界中所谓的「北传佛教」,乃是经由中亚细亚而传到中国的。然因为中亚细亚本是个游牧地区,而游牧民族因为生活的不安定,故无法发展出较高的文化水准。因此北传佛教在经由中亚细亚的过程里,一定用了相当多的权巧方便,才传到中国来。所以中国佛教,乃与印度佛教、尤其是原始佛教,有很大的出入。以上意见不是我发明的,在"中村元"写的《中国佛教史》,对此有较详细的描述。

  其次中国文化,历经元朝到清朝,又因外族统治的结果,整个文化素质又低落了不少;所以从明、清传下来的佛教,水准有多高,也就不言而喻了。而在今天这个时代,大家的文化水准,因教育的普及已提高了不少。所以再用过去的权巧方便来吸收信徒,便是不识时务了。今天就「求知求觉」的动机,而直说正法,应该能得到更大的认同与更确切的效果。所以我在最初讲「信徒在那」这问题时,其实已剖析得很明白了─唯有佛法能对治现在社会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,也唯有佛法能真正满足现代众生的需要。

  广度众生

  可是在『直说正法』前,我们还得有一种心理准备:即使在短时间内,不能迎得大部份众生的认同。我们也要承担、坚持─毕竟是「万事起头难」尔。姑且像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;能渡几个算几个吧!

  因为若希望从量上来「广度众生」,那便不得不善用权巧方便。而所谓「先以欲钩之,后令入佛道」,还只是官冕堂皇的好听话。在我看来,其实是「先以欲钩之,后令入山门」,这才是真的。希望所有众生,都能经过先以欲钩之的种种方便,而最后皆进入自己的山头,作个待命的羔羊。

  所以即使开口闭口皆谓欲「广度众生」时,其实乃含有满大的心结:而这心结,就是以好大喜功而凸显自己的价值。因为何谓「众生」呢,众就是多也。故度得愈多,就愈代表自己的修行工夫好,愈代表自己的事业成就大。这用世间法来定义佛法的取向,真是弥天漫地、到处污秽。

  然何以众生又甘于被玩弄、受摆布呢?我再三看了又看、想了又想,最后终觉得:众生乃有轮回的本性。这轮回的本性,既可说是生物学上的基因设定,也可说是佛法常谓的无始无明。总之,从生到老,都是偏尚于攀缘轮回,而非衷心于修行觉悟。

  末法时代

  尤其在此众生共业很重的末法时代,我认为一个法师即使有心说法度众生,也应该「宁可取质,而非取量」。因为,质若照顾得到,至少佛法的慧命法脉,还不会断绝;也许将来众生的业改变了,那佛法还能继续昌隆。反之,若为了量的增延,而广用权巧方便;最后佛教表面似扩张了,其实早变质而名存实亡也。所以愈是在末法时代,便愈不能发愿「广度众生」。

  那「宁可取质,而非取量」,又当如何着手呢?首先当是从提升自己着手。所以在佛教界中,可看到有一些法师,能够到处讲经,而不能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讲经。因为若在同一个地方讲久了,你腹里有多少料,便被看穿了!故除非不断地提升自己,否则佛教便只能接引初机。因此「宁可取质,而非取量」,虽是一个很简单的原则,可是要实际去行,还得下很深工夫的。

  资讯时代

  在这资讯时代里,众生普遍有如此共业:一、贪多嚼不烂,因为能接触到的面确实比从前宽广多了,所以如欲深入经藏的话,天台、华严、三论、唯识,不管欲研习什么经论,到处都很方便。其次就修行法门而言,也是如此:今天禅坐,明天打佛七,反正法门也很多,流行不完。于是因为贪多,反没有一样专精。古人也许只能涉猎一部经、一部论,但他慢慢钻研,钻到有一天终究也能开悟了。而我们今天看了这么多经典,不要说开悟,连个比较稳固的思想中心都没有,所以还只能在很多旁道末流间打转轮回。而既思想的中心不稳固,至于修行法门,当更不能落实。经常换来换去是什么意思呢?唯轮回而已!既众生是用这种心态修行,而很多法师也是用这种心态来教化众生─唯希望很多人来皈依,可是到底曾把那个教好了呢?

  共业,其次是欲速则不达。虽希望很快成就,可是却不愿按步就班地去下工夫。所以,最后往往会透过「他力的加持」─即鬼神附身,而造成自己已成就的错觉。而鬼神附身到最后,若身心失控了,便不免着魔发狂。所以在这个时代,有时候难免会让人怀疑:若不修行,倒还可安份做个人;而既修行,则不免身心错乱,甚至着魔发狂。是修行,真有问题吗?不,是修行的心态错了,因地不真,果遭迂曲。

  自依止、法依止

  总之,修行不外乎消业的过程。那我们如何能在共业中,得出污泥而不染呢?首要自依止,而不忘初心。我们要经常提起最初学佛的动机─即为生命的疑情。因有疑情,才有道心;有疑情,也才有善知识。为什么同样一句话,有人因而开悟?有人却无所谓呢?那就要看与疑情相应不相应,或疑情参得久不久。所以,要经常保持疑情。因为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,还没有解决;当会不断提起修行的意愿及精进的工夫。所以从经常提醒疑情,而回归到学佛的初衷,即称为「自依止」也。

  其次,法依止者。修行乃为解脱尔,那如何才能解脱呢?唯从「去粘解缚」中去解脱。而不是用扩张、攀缘的方法,可以得到解脱。所以当不断提起空、无常、无我的观念与消融、剥舍、断灭的心态,而能与法相印。此称为法依止也。

  有人曾问我:「法师,你有很多观念,都与别人不同;请问你如何能肯定这些观念?」其实,如我有任何见解与别人不同时,我既不是去谘询祖师怎么说,也不是去查阅经典如何道,而是只确认它是否与「空义」相应。于是若自信此不违空义,则即使天下一千个人中,有九百九十九个对此不认同,我还是能肯定它。

  同样当我们觉得跟很多事项不相应,那我们也要检讨:这是我的习气,还是我的见地。相信,各位听课到现在,必皆知道:我对很多佛教目前的现象很不以为然。但这不以为然,到底是因与个人习气不相应,而觉得不称意?还是他们真不如法。如法不如法,依什么而论呢?还是当回归到空义跟禅法。

  因此,我们若经常能提起:自依止,不忘初心;法依止,缘起的思想,空的理论,还有无心的修证方法。我相信在修行上就不会退转,更不会走入偏端而着魔发狂。

  从作为一安份修行人的基础而向上提升

  最后,我们简单结论:在这个时代,我们当怎么修行呢?首先要能作个安份的修行人。我曾说过:修行乃是本份事。我们不是为了标榜、攀缘,而来修行的。何以「修行是本份事」?因为人从生下来,就得不断地去作提升生命的功课。而要对生命作提升,需有提升的观念与方法,所以这整个加起来,都是修行也。因此广义的说,科学家也在修行,工程师也在修行。

  可是不同的修行理论,不同的修行方法,乃会有不同的结果。我们之所以选择佛教、选择禅法,作为我们修行的依归,乃因为我们认定唯有这样的理念才能究竟,这样的方法才能确实有效。因此,除了作一个安份的修行人外,我们还得去抉择更正确圆满的理论,及更确实有效的方法。

  其次,以一步一脚印来对治现代人的欲速则不达。我常说:修行乃无终结。我们只能不断地去趋向圆满,而不可能达于真正的圆满。那言下之意,一方面是叫我们不要急,二方面也叫我们不要停。因为,若真有一个终结点,我们便会很急切地想到这终结点;或者我们若惑以为已达终结点,就会在那儿放逸懈怠。所以没有终结点,反让我们的心更安稳。

  我们只是不断掌握当下的因缘去努力,而不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界限;于是在「只有进步,而不退转」的期许中,我们能在安平中而日新月益。总之,修行除了观念和方法,最重要的还是心态;心态若偏端,则任何高明的理论与有效的方法,都不免变质。修行既不神秘,也不艰苦;祂只是认定方向,而后一步一脚印地渐迈向彼岸而已!但愿大家皆能在修行的过程中,走得更平稳、更速捷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初识佛法

  • 佛学课本

  • 佛光教科书

版权所有:楞严经快诵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