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严经快诵网

涟珠甘露 从性情的调适看修行法门

发布时间:2023-03-05 15:07:42作者:楞严经快诵网

  从性情的调适看修行法门

  从性情的调适看修行法门

  性情的界定

  性的了别

  情的现行

  从气脉看性情

  楞严经

  性情的调适

  悟性的提升

  知性的克制

  气脉的对应

  心法的对应

  佛陀的说法

  感性的提升

  心法的对应

  情感的奔放

  情欲的克制与满足

  净土对情欲的态度

  情欲的分类

  情欲的提升

  心法的对应

  四种马

  绝望比失望更究竟

  中道的态度

  总结

  从性情的调适看修行法门

  今天这题目,以前从未说过。我想佛教界目前,也还没有人用这样的观点,来看修行法门。

  性情的界定

  性情温厚.陶冶性情:说到性情的调适,好象很轻松的样子;其实很不轻松哩!首先我们来看「性跟情的界定」。于平常时,或认为:某人性情很温厚。这时,性跟情是一起讲的。有人认为:艺术可陶冶性情。这时,性跟情还是连结在一块的。所以一般人,乃不曾仔细去分别「性跟情」有何差异?

  性情的同与异?于是性跟情,到底是同?还是异?如果是异,那为什么常连在一起讲呢?如果是同,则何以又有不同的称呼呢?以下,乃就我个人的定义而言:

  性的了别

  性是知性─即了别的作用:首先讲「性」,就是知性。在众生意识的作用里,大致可分为知性的作用与感性的作用。而知性是属于逻辑的思考,感性乃偏向于印象的感受。

  故知性,乃是对现象的观察了解,所以是指心识的了别作用,而了别乃必透过六根也。如经典所谓「分别取舍」之心。前之分别,为知性的作用;后之取舍,为感性的作用。

  知性.理性与悟性:如果更进一步分析,性中又有知性、理性跟悟性的不同。若知性,只是对现象的观察,而知有千奇百态的相。如种种的花开、花谢,如每天的日出、日落,如众生的男女、老少等现象的差别。

  而理性,即是进一步从种种变化的现象中,再去归纳出一些比较一贯的原则。比如每天看日出、日落,最后我们就能确定:太阳是从东边升起,而由西边下沉。或每年都有冷热季节的交替,而确定其是循着春、夏、秋、冬的次第在轮转。

  目前我们所能读到种种有关知识的书籍,比如物理、化学,甚至经济学、社会学等,都是透过种种现象的观察,而归纳出来的道理.原则,这皆是理性的范围。

  第三悟性,悟性其实也是理性的运用,但它乃从更多的事相,而归纳出更一贯的道理来,所以能够适用的时间更长,空间更广;故既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皆如此,也此地.他方,无差异;如佛法所谓的因果。

  简单讲,知性是最基础的,而理性已大幅提升;至于悟性,才是最圆满究竟的。

  性是共通性,故较客观:然不管知性、理性或悟性,大致人与人间,都有「共通性」。所谓共通性即指,如一朵花,我看到了,你也看到了。这都看到了,即是共通性也。或我们都感觉到,有春、夏、秋、冬的变化,这也是共通性也。

  所以性,因为有共通的特质,所以比较客观一点。至于看到花后,喜不喜欢?那就是「情」而非「性」了。

  个性较稳定.阳刚:在众生中,有些人比较偏向于知性。而偏向知性者,大致个性会比较稳定。因为既具有「共通」的特质,又前后有「一贯」的原则;当个性会比较稳定。

  其次,偏向知性者,个性也会比较阳刚。因为既自觉得有道理,当然在处理事情上,就会比较果断.坚持。既理本如是,大家循理而为,岂还有什么可异议的呢?。

  瞋怒.慧解.法行:于是因于阳刚.果断.坚持,便近于瞋怒;尤其对某些「不可理喻」的人,真是够厌烦的了。

  他们衣食淡薄,而喜欢读书,也善长于思考。所以在佛门里,是属于崇尚慧解的法行人。人我执虽较轻,但法我执会很重。

  情的现行

  情乃感性─即取舍的作用:下面再讲情的现行,这「现行」,是用唯识学上的名相。因为情从那里来呢?从众生第八识的种子现行而来。所以这情,虽力量很大;但因是熏习出来的,所以还能够透过修行去改变它。

  情乃感性,即取舍的作用。虽然知性都知道有春、夏、秋、冬的变化,但有些人喜欢春天,有些人喜欢秋天;这乃为「取舍」的不同。同理,一样看到玫瑰花,有的人觉得它很美,有的人却觉得它太艳了。故为众生心识取舍故,而有感情的现行。

  情绪.情感与情操:情如更进一步去分析,则又有情绪、情感和情操的差别。有些人的情绪变化很快,起落不定,时而眉开眼笑,时而郁郁寡欢,如所谓「晴时多云偶阵雨」。这情绪的变化,常属于「不可理喻」的层次。

  而情感,大致是于某对象中有了比较稳固的情怀。比如有的人从小到大,就是喜欢秋天,而不喜欢春天;有的人就是喜欢冷色,而讨厌暖色。或者对于食物,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品味。所以情感虽也会有变化,但不会太突兀。

  至于情操,则属于更内在、更深沉的驱动力,比如爱国情操、宗教情操,甚至母性本能等。

  情是差别相,故较主观:何以说「情是差别相」呢?因为任何一法,都不是那么单纯;所以能够取舍的组合方式,就有很多不同。比如食物,有的偏取味道,有的偏取营养,有的偏取价钱。而在偏取味道,偏取营养中;又有种种不同的选择方式。

  故将选择何种方式,这在众生中,就有太多的差别了;因为它是由主观意识所引导的。而主观意识,又是从过去世所熏习种种不同的种子而来。因此虽称之为「主观」,其实也无「主控者」也;但为彼此间的差别很大,故假名为主观尔。

  个性多变幻.阴柔:而众生中,若是偏向感性者,他的想法变化就很多也。如果我们用摄影来作比喻的话,则知性者,乃习用广角镜头去看世间,所以能对世间博学多知,而无新奇。而感性者,乃习用长镜头来看世界;故每个镜头,都是特写;可是镜头只要稍微移动一下,他就迷失了。

  由是感性的世界,时时在变化,生活得多采多姿,但不稳定。故不可能像理性者,那么阳刚,那么自负。

  贪欲.欣愿.信行:于是既生活得多采多姿,故乃属于贪欲比较重的人,时时刻刻祈求有更新鲜.更稀奇的事物出现。

  他们是属于「欣愿」型的思想方式─即大部分事情,都往好的方向去着想。所以张三来讲经,他也很相应;李四来说法,他也很法喜。好象不管谁来讲什么,他都好呀!好呀!然而到底好在何处?他也搞不清楚。

  有时候,他会很热心地推荐一些「好」东西给你─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,但你实在看不出那东西好在何处!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都往好处去看。所以大致上,他们每天都过得很快乐的「样子」。

  这种人你找他逗笑,找他胡闹,都可以。可是切忌找他办正经事,那你就惨不忍睹也。在佛法中,他们是属于信行人,到处朝山,到处赶法会;但不可跟他们讨论较有深度的问题。

  放眼周遭,在我们身边的人,不是可明显看出,有这两种不同的典型吗?

  以上,偏于知性或感性,皆不完美,故须调适:以上,不管是偏于从知性的角度来认知世间,则较坚固不动;或偏于从情性的角度去感受世间,则较变动不安。若坚固不动者,生活就较刻板而无趣味;若变动不安者,则虽时时新奇,却也很容易迷失方向。故两者皆不完美,而须去调适。

\

  从气脉看性情

  以上乃从心理的观点,而比较性与情的不同。而下面,乃更从气脉的观点,来比较性与情的差异。以我个人打坐多年来,因对气脉比较敏感,所以才有这些心得。

  性者,头部的脉─从背颈而上:首先讲性,不管是知性.理性或悟性,皆是集中于头部的脉。现代的人大致都认定:我们思考乃透过大脑而有作用,所以觉知、思惟、判断、记忆,皆从此而有。

  这知性的脉,虽集中于头部,却也遍布全身;但大致是通过背颈,而与头脉衔接的。如前既谓,性属于阳刚。而中医在分辨阴阳时,乃谓:背是阳,腹为阴。背是督脉,腹是任脉。这也就说,知性的作用乃透过背颈的督脉,而与头部连接。

  情者,阴部的脉─从胸腹而下:其次,再讲情的脉。情的脉,乃集中于阴部;而阴部的脉,讲白一点乃跟生殖的作用有关系也。故情脉虽也遍布全身,乃必透过胸腹的任脉,而与阴部相连接。

  现代的文明人,乃认定我们是用头脑去思考的;可是在很多原始的民族,却认为是用腹部去思考的。腹部能思考吗?其实是指阴部有关的脉。

  严格讲,既非大脑而能思考,也非阴部而能思考;而是指皆受相关气脉的影响。这从前几堂课讲到现在,已讲得很多了。故有那些部位气脉不通,就会产生特别的妄想。

  就全身而言,我们的气脉大致是中心的部分比较通,而愈靠近上下两个极端,就愈不通。所以既头脉不通,也阴脉不通,因为这都是比较偏端的部位。于是因为不通,故使我们的觉知不能开阔,也使我们的情感粘着不堪。

  所以「云何调适性情?」说白一点,就是如何来打通头部的脉、打通阴部的脉。故必两部位的脉,全能畅通,他的性情才能得到最好的调适、最大的圆满。

  这从上下的脉,而比较性跟情的差别,不只是我个人在禅坐中,有这种体验;也在经典中有类似的说法。

  楞严经

  阿难!内分即是众生分内。因诸爱染,发起妄情;情积不休,能生爱水。是故众生,心忆珍馐,口中水出。心忆前人,或怜或恨,目中泪盈。贪求财宝,心发爱涎,举体光润。心着行淫,男女二根,自然流液。

  阿难!诸爱虽别,流结是同。润湿不升,自然从坠,此名内分。

  首先讲到情的部分。为什么称为「众生分内」呢?如前所叙,情是比较主观的,故称为内分。「因诸爱染,发起妄情;情积不休,能生爱水。」在地、水、火、风,四大之中,因爱能够和合,其如水能滋润万物一般;故以水大对应于贪爱。故众生当妄情乍生,爱意缠绵时,就能从身中产生爱水的滋润。以下且举几个例子:

  「是故众生,心意珍馐,口中水出。」珍馐即指我们特别喜欢吃的东西。故如想到特别好吃的东西,就自然产生唾液的分泌,而流口水也。这是以贪吃为例。

  「心忆前人,或怜或恨,目中泪盈。」如果想到某些特别钟情或爱怜的人,便泪盈满眶。所以情人的眼色,很容易分辨出来;因为乃有特别的光泽。而这光泽,乃由于爱水所滋润故。

  「贪求财宝,心发爱涎,举体光润。」如果想到财宝,也会因爱水的滋润,而全身光彩。所以为何赌博的人,要戴墨镜呢?因为若碰到好牌,便眼睛一亮;于是便不打自招了。所以最保险的,还是戴墨镜吧!以免被行家看穿底细。

  「心着行淫,男女二根,自然流液。」若心期于男女的淫事,则生殖器自然流液。

  「阿难!诸爱虽别,流结是同。润湿不升,自然从坠,此名内分。」故不管贪的是食物,贪的是财物,贪的是男女情色,对象可有很多差别;但从爱结而生滋润的本质,却都一样。

  天地间,火向上升,水向下流。故爱欲既生,则从头部会产生一种分泌,然后经由眼睛.胸部一直流到阴部。于是既顺流而下,当就趋向于恶道也。这是讲到因爱水滋润,故流于下堕尔。下面再看知性的部分:

  阿难!外分即是众生分外。因诸渴仰,发明虚想;想积不休,能生胜气。是故众生,心持禁戒,举身轻清。心持咒印,顾盻雄毅。心欲生天,梦想飞举。心存佛国,圣境冥现。事善知识,自轻身命。

  阿难!诸想虽别,轻举是同。飞动不沈,自然超越。此名外分。

  为什么称为「分外」呢?因为知性,乃比较客观者,所以称为外分。「因诸渴仰,发明虚想;想积不休,能生胜气。」如所谓「清气上升,浊气下沉」。故一个既善于思惟,又有理想的人,大致会因气的上扬而眉清目秀。

  「是故众生,心持禁戒,举身轻清。心持咒印,顾盻雄毅。心欲生天,梦想飞举。心存佛国,圣境冥现。事善知识,自轻身命。」这也就说,如果我们心中有理想;且这理想是透过理性思惟而建立的,于是便肯为这理想而奋斗牺牲。

  当其为理想而奋斗时,便显得雄啾啾.气昂昂的。于是因于理想的鞭策,即能带领着我们往上提升。而这提升,不只是心灵程次的提升,也包括气脉的提升。所以我们或觉得,这个身体变得很轻灵,或作梦时犹在飞举的状态中。

  「阿难!诸想虽别,轻举是同。飞动不沈,自然超越。此名外分。」虽然理想的对象可有很多差别─如持禁戒.诵经持咒,或心欲生天,参禅求悟等;但因于理想,而能带引我们往上提升,这便是它们共通的特质。而既往上提升,自然能层层超越,以至于无限。

  故偏于知性者,必能上升;而偏于情结者,难免下堕。以下更讲到升堕的详细情形:

  纯想即飞,必生天上。若飞心中,兼福兼慧,及与净愿。自然心开,见十方佛,一切净土,随愿往生。

  这「纯想」,即指纯理性者而言。而「兼福兼慧,及与净愿」,即不管福慧与净愿,乃必皆从「无我」的理念,去规划、行持。而一般人的愿,却是从「有我」去发的。既有我,即非净愿;既有我,即是情结。而情结者,唯必下堕尔。

  「自然心开,见十方佛;一切净土,随愿往生。」这乃是说,唯知性、理性、悟性者,能往生净土,而非感性者能往生净土。这倒是一般学净土法门者,所未留意也。

  情少想多,轻举非远。即为飞仙.大力鬼王.飞行夜叉.地行罗剎,游于四天,所去无碍。

 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,护持我法。或护禁戒,随持戒人。或护神咒,随持咒者。或护禅定,保绥法忍。是等亲住如来座下。

  若非纯理性,而是理多情少;这样虽也能轻升,但不能升得太高。故若往生善道,大致是地居天的层次,而为飞仙.大力鬼王.飞行夜叉.地行罗剎等。游于四天,所去无碍。其中若有善心善愿,而护持佛教者,即成为天龙八部中的护法神。

  情想均等,不飞不坠,生于人间。想明斯聪,情幽斯钝。

  而如果知性跟感性,刚好均平;则既不上升,也不下坠,故生于人间。「想明斯聪,情幽斯钝。」虽生在人间,如能再往知性去发展,这便渐能聪明伶俐。如果已生于人间,非但知性不开展,且为情所困;那他便将愈来愈迟钝,脑筋不灵光,心智不开朗。

  情多想少,流入横生;重为毛群,轻为羽族。

  七情三想,沈下水轮,生于火际,受气猛火,身为饿鬼,常被焚烧,水能害己,无食无饮,经百千劫。

  此之「横生」,即是畜牲也。而畜牲中,情更重者,乃成为毛群,即兽类也;情稍轻者,才成为羽族,即禽类也。至于「七情三想」者,便不免堕为饿鬼道。

  九情一想,下洞火轮,身入风火二交过地,轻生有间,重生无间,二种地狱。纯情即沈,入阿鼻狱。

  如「九情一想」,则必堕入地狱道;而地狱道中,又分有间地狱与无间地狱。至于唯是纯情者,便直坠入阿鼻地狱也。

  总而言之,唯知性才能上升,若情性必当下堕;这是《楞严经》的说法。这种讲法我以前倒无异议,而现在的看法,乃有很大的不同。

  性情的调适

  知性的清明─非迷信:首先讲到知性的调适。我们要调知性,使之清朗开明,而非迷信或固执。这首先得透过实际的观察,然后再运用理性的思考,才能建立起正知正见。所以既非迷信,也非固执。如果是迷信,则虽知道很多,也等于不知道,甚至比不知道还严重。如果是固执,则虽因缘已变化,却不能作有效的调整,故亦将成为彼此的负担。

  感性的抒放─非压抑:至于在感性方面,我觉得既不能用克制的方式去压抑,也不能任性胡为。众生既称为有情,即生而带有情执.情趣。故如对情意,全用克制的方式去压抑,那人生也太没趣了。但如不加以节制,便将任性胡为,而形如禽兽。

  所以前面虽引用了不少《楞严经》的经文,可是我的看法,乃有异议。知性要提升,这乃法尔如是。可是感性,却要让它能够抒解;即使用大霸挡水,还得适时地泄洪。否则或那一天,就要决堤了。

  知性上升到极点,即外延.下沉而非曲高和寡:如果更进一步,用前面所说的修行模式来对照。则知性虽然上升,但上升到极点;即自转变成外延与下沉,而不是只孤单地停留在最高点上。

  所以有人说「自古圣贤皆寂寞」,其实既寂寞者,即非圣贤也。因为他只能停留在最高点上,而不能外延.下沉,和光.同尘;所以才会曲高和寡而叹寂寞也。

  所谓「知性上升到极点,即外延.下沉」,乃谓将从智慧而产生慈悲也。而既慈悲者,云何会曲高和寡而叹寂寞呢?

  下化到极点,则内敛.提升而非狂乱迷惑:同样,情虽如水,唯向下流;但下流到极点,还将由内摄而再提升。这就像水流到大海后,又将被蒸发到天空里。故情虽当抒放,却非唯流连于纸醉金迷的状态中。

  这也就说,对于性跟情,若依前述的修行模式:内摄、提升、外延、下化。这整个加起来,才是生命完整的开发.提升。

  所以下面,我们一方面透过对心理的建设,二方面透过于气脉的通调,而来调适提升性与情。

  我们且看这个图,上面的小椭圆是代表头;下面的大椭圆,是代表身体。既知性的枢纽,是在头部;而情的枢纽,是在阴部。则知性的提升,乃是从背而上;故能上得愈高,即既悟性愈高,也视野愈宽广。

  而上升到极点,乃能够下化。而下化者,即为感性的抒放。于是既上求佛道,也下化众生,这才是完整的菩萨道。

  如气脉既能从背而上,且能从胸腹而下,这加起来,就是道家所谓的「小周天」,即已打通任督二脉也。故完成「小周天」者,性情便会更接近于中道,既不太偏向于知性,也不太偏向于感性。

  如进一步欲更说明内敛、外延与中道的关系,则当用四个座标来图示:

 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座标,是指悟性的提升;这前面已讲得很多了。其次,第二座标乃指背下的脉,故亦指有关知性者。然「向下」是什么意思呢?我经过慎重地思考,而认定「向下」者,乃克制也。故第二座标,为知性的克制也。

  至于第三座标,则为胸前的脉,故指有关感性者。既曲线向上延伸,故指的是感性的提升。至次最后第四座标,乃腹下的脉;既曲线向下延伸,故指的是感性的奔放。

  这四个程序:一前一后,一上一下,共加起来,才是整个菩萨道的圆满。而佛教里,乃从这四个程序中,开展出四种不同的修行法门。

  悟性的提升

  如金字塔,底部需宽广─闻思的基础:首先我们看第一座标的修行法门─悟性的提升,这乃以禅宗为代表。

  这悟性的提升,对我们而言已是很熟悉的。然而目标虽为提升,却必如金字塔一般,先打好底部的基础。而底部的宽广,乃是须从多闻熏习中,去建立也。

  从统合中去提升:那要提升,如何才能提升呢?如前已谓「从观相中,去见性」。故当从种种现象中,去归纳、统合出它更一贯的原则。于是愈能统合出更一贯的原则,才使其层次愈高也。

  然何以悟性的提升,曲线是趋近于向内,而非向外呢?

  从内敛─即逆向思考而完成统合:这乃为悟性的提升,必得透过内摄法门,而能更趋近于中道也。

  而这内摄法门的关键处,乃是从「逆向思考」而完成的。何为逆向思考?以众生无始以来,皆执着于「有」,故皆向外攀缘.造业而流转生死。这称为顺向思考也。

  故逆向思考者,从不执着于「有」,不向外攀缘造业而能超然物外、了脱生死也。故中道者,乃无分别智尔。是以必内摄.逆向,才能契入于中道也。

  未必须消尽一切妄念,才能开悟:这以「逆向思考」而见性开悟者,乃不须要消尽一切妄念,才能开悟。因为「逆向思考」,还是有思考;只是逆向,而非不思考也。

  如原始佛教与早期的禅宗:这如早期的佛教,许多是在言下顿悟的,如舍利弗听马胜比丘的偈颂,即证初果也。或于佛陀的一场开示中,即很多人得法眼净;这「得法眼净」亦即是见性开悟也。又如中国早期的禅宗,也常是在师徒的点拨、棒喝下,而完成顿悟的。

  于是不管听到偈颂.开示,或点拨、棒喝;其实都还有「心意识」的作用。因此当不需要消尽一切妄想杂念,才能开悟。

  但是这第一座标的修学方式,乃是对具大善根者,才能相益得彰。若具大善根的众生,愈来愈稀少时,便不能不退为第二座标的修学方式。

  知性的克制

  以克制知性的分别,而为修行的心要:云何为克制呢?本来知性者,乃要知道得愈多、知道得愈广愈好。而克制却刚好相反,乃教我们不要攀缘、不要分别。故从图上看,知性向上是提升,而向下是克制;克制到极点,则为无想定、非想非非想定。

  少事少恼,知足常乐:这种修行心要,如原始佛教里常谓的「少事少恼,知足安乐」。以少攀缘,少思惟;甚至得万缘放下,置心一处。这即是以克制的方式,而为修行的心要。

  持戒─十二头陀:这如就三无漏学而言,乃偏于从持戒.修定中入门。而持戒,乃非持菩萨戒,故忙着去度众生也;而是过着一种很简单、很纯朴的生活。故持戒能克制众生散漫、放逸、攀缘、好动的习性。

  这持戒,如持得更严谨,则称为「十二头陀」。如:常行乞食,日中一食,着衲衣,露地坐,冢间住,但坐不卧等。

  修定─心绝妄念:但以持戒,来克制身的攀缘,其实是还不够的。因为若心还在妄动;也必使心不能明净。故得更进一步去修禅定法门,而克制一切妄想杂念的分别。

  原始佛教与禅门的北宗:这样的修行法门,乃以原始佛教与禅门的北宗为代表。而禅门的北宗,即指以神秀为首的法脉,其乃以「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」为修行法要。

  故认定:必待消除一切妄想杂念,才有见性开悟的可能。这与南宗即于言下顿悟,乃有天渊之别。

  气脉的对应

  云何会以这四个座标而说明修行法门?乃牵涉到我对气脉的觉受。请看上之图中。于禅坐时,气脉的通调却非沿着直线,从A到B到C一直上去。很多时候我发现:如背上A1这一点已通的话,则会对应有背下A2这点的舒通。而A2这点通的话,则A3、A4这两点,也会因对应的关系,而能很快舒通。

  故A1、A2、A3、A4这算是一对应的脉组,如这脉组全调通了,算是一个阶段的完成。然后待下个阶段,又有B1、B2、B3、B4的对应关系。于是因这四个座标的对应关系,使我产生很大的省思与启示。由是将之运用于心法,即成四个座标的修行法门。

  心法的对应

  知性的提升与知性的克制,乃有对应关系:于是若将脉相的对应,而省思于心法的对应;则知性的提升与知性的克制,其实正有其对应关系。以既觉悟得诸法皆空,即得不再犯戒,不再妄想纷飞。这是从上而应下。

  从戒定的修持而对应有悟性的提升:反之,先从持戒.修定着手,而使身心已清净了。于是再闻法,便能很快开悟也。

  所以既上通,而能通下;也既下通,而能上通。由是戒、定、慧的修行方式,其实是南辕北辙的;但为有对应关系,所以常连带着说。这对应关系,用中国阴阳五行的学说来看,或谓是「物极必反」吧!

  佛陀的说法

  先直说四圣谛:于是我们乃从这观点,而省思于释迦牟尼佛的说法教化。佛陀于菩提树下,顿悟成佛后,首先于鹿野苑开示四圣谛。而这四圣谛的教化方式,即属于第一座标的修行法门也。

  以早期就能跟随佛陀者,皆已有累世累劫的善根种子;所以一说四圣谛,便得开悟.证果也!

  六年后制戒:而待佛陀成道六年后,才开始制戒。为什么要制戒呢?这既为因有人犯了,故随犯随制。其次也可以说,这时候的教化方式,乃增加了第二座标的修行法门。既最有善根的众生,都已度得差不多了;所以现在得度第二等众生。后来也教不净观跟安那般那,这大致都是第二座标的修行法门。

  对最上根者,直说悟性的提升:所以对释迦牟尼佛的说法教化,我们可以说:对最上根者,直说四圣谛、八正道,而成就于悟性的提升;故不需要再讲些较刻板的修行法门。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,他早期的弟子,乃才是最利根的。

  其次,对次上根者,先教以知性的克制,而后成就于悟性的提升:从次第禅观,而契入顿悟法门也。

  以上四个座标的修行法门,我们已经讲了两个。而这两个,乃皆偏向知性的修为,故为传统上所认定的修行法门。

  感性的提升

  以外延的方式,来克制自我的贪欲:下面再讲到感性的部分。既感性的人,大致都比较自我中心;而自我中心者,乃不免下堕也。于是修行之要,即是欲回下堕而向上提升尔!那云何才能提升呢?即从消除自我中心作起。

  但对感性的人而言,却不是用「闻思修」等内摄方式去消除,而是用外延方式去消除。而外延方式,乃是透过种种人际关系中,去长养慈悲。于是才能从慈悲心中,而渐消除自我中心的情结。

  如布施者,乃外舍财物,内舍悭贪:因此这以外延方式而修行者,首先得从布施启修。而布施的心要,不只是外舍财物去帮助众生;其更重要者,乃能更内舍悭贪也。

  以慈悲他人而消融自我:而在内舍悭贪中,也能渐消除对自我中心的执着。众生因为有我,所以悭贪;而愈悭贪,即我执愈坚固。所以于布施的内舍悭贪中,能渐消除对自我中心的执着也。

  同理,外延的修行方式,也必都强调慈悲心;因为在慈悲他人的过程中,也能慢慢消融自我。然而感性人的慈悲,还是难免会在人情世故中,缭绕不出;这与知性人的慈悲,迥然不同。

  六度四摄的菩萨道:因此佛教在第三座标,所开展出来的修行法门,就是以六度四摄为主的菩萨道。而这是「大」乘法门吗?当然他们都这么认为。

  三大阿僧祇劫成佛:但所有的菩萨道,大致都认定要三大阿僧祇劫,才能成佛。这比第一座标的当生即能证得阿罗汉,已差得太多了。为什么会这么慢呢?我经常用一种比喻:

  如果一杯水脏了,而我们希望它变清净。这最直接的方式,就是把原来的水倒掉,然后再换装清水,就得了。但感性的人,却舍不得把原来的水倒掉;所以只能拼命加清水,来将它淡化。但即使已加了很多清水,它还是不可能纯净的。

  佛教第三期的发展型态,所度者乃中根众生也:故佛教第三时期所度的众生,我认为:是中根的众生,而非上根也。所以六度四摄的菩萨道,主要度的是感性的众生。

  就佛法而言,本质上还是以理性.以觉性为主导。现既以度感性众生为主的菩萨道,故佛教不得不转变为像法时代。至于末法时代,即是第四座标的修行法门也。

  心法的对应

  从大悲而发菩提心,因菩提心而觉悟:于是我们再来看座标间的对应关系,首先看第三座标跟第一座标的对应关系。所谓「菩提心」,如就第一座标而言,乃为对万法有疑惑故,而发心求觉悟。

  而在第三座标中,乃谓:为欲慈悲度众生故,得先求觉悟。在密宗里,讲到发菩提心时,大致是这种说法。而如果发菩提心后,直接参禅求悟;即转为第一座标的修行法门。

  三轮体空,空花佛事,水月道场:而如果还以外延的方式,继续修行,终究也能消除我执,见证空性,而对应于第一座标。这时虽还在度众生,但已不觉得我在度众生。而这三轮体空的境界,乃是很长远后的事了。

  严以克己─知性的克制;宽以待人─感性的提升:下面再看,第三座标跟第二座标的对应关系。我们要慈悲他人,必须从严以克己去着手。而所谓「克己」,即谓克制贪瞋痴的习气,克制杀盗淫的行为。克制,消极的是不伤害对方,积极的是去利益别人。这即成『严以克己,宽以待人』的处世原则。

  于是在这两种对应关系中,我们便能了解很多修行法门,看起来好象一个是南辕,一个是北辙。但因有对应关系故,到最后还将是殊途同归尔。

  情感的奔放

  奔放或抒解者,乃指情欲的满足:现在再讲第四座标,第四座标乃是情感的奔放。何以称之为「奔放」呢?如水下流,奔驶不已!

  如前所说,感性不能用克制的方式来压抑,而当让它抒解。然而如何能抒解呢?透过情欲的满足。这在佛经上,有没有这种说法呢?有!

  如《维摩经》云:「先以欲钩牵,后令入佛智」。这先以欲钩牵,即是先从情欲的满足,而慢慢再导引他能够进入佛门,最后终也能证得无我、无生的智慧。

  代表的宗派:净土宗.密宗。这在佛教里最具典型的宗派,乃是净土宗和密宗也。当然净土宗或密宗的人,都不会这么认为。但是我们且来分析看:

  净土─来世乐:首先论净土宗,以修净土主要乃为求往生于极乐世界。而到极乐世界后,就能要吃就有食,要穿就有衣,要走有神通。总而言之,一切顺遂。所以在那里,即不用再克制什么欲望了。

  于是很多人乃宁愿,就算这辈子修行辛苦一点也没关系,只要下辈子能往生极乐世界,就值得了。这以来世乐为诱因的修行方式,比之禅宗已近于外道;然比之于密宗,却还含蓄多了。

  密宗─现世乐:因为密宗的长寿法.财神法.双运法,就更直截了当地表明,求的乃是现世乐也。

  所以如从第一座标、第二座标、第三座标的修行方式来看,这乃是旁门左道尔。以这既不能减却自我中心的执着,云何能解脱呢?不过如从气脉的对应关系中去参,终能参透这其中的奥秘。于是乃为参透其中的奥秘故,才有这次的演讲内容。

  所度众生,为下根也:如果这也算度众生,则能度的众生为更下根也。而这即成为佛教发展的第四种型态。所度者,为第四等的众生;但他们不会这么承认的。

  待四种众生全度尽了,佛教即在印度灭亡:而佛教在印度发展到密宗之后,便很快在印度灭亡了。为什么呢?有人乃归咎于回教入侵;但我认为回教的入侵,顶多只能算是佛教灭绝的缘,而非因也。否则印度教也当灭绝才是,但事实上,印度教却未因回教的入侵而灭绝。

  也有人从佛教的教义来看,谓佛教既发展到密教,那已跟外道差不多了。然即使与外道差不多,即非灭绝不可吗?既外道都还未灭绝,何以佛教就得灭绝呢?

  而我的说法乃谓:从第一座标到第四座标,以能度的众生都已度尽了,所以便无存余的价值也。

  问:云何能参透座标间的对应关系呢?答:这乃牵涉到情欲的克制与满足。

  情欲的克制与满足

  以传统的道风,对于情欲的态度,大致是持负面的看法。如于《大智度论》中,便形容得很直截了当:

  此五欲者,得之转剧,如火炙疥;五欲无益,如狗嚙骨。五欲增诤,如鸟竞肉。五欲烧人,如逆风执炬。五欲害人,如践恶蛇。五欲无实,如梦所得。五欲不久,如假借须臾。

  「得之转剧,如火炙疥」,就像我们身上痒了,乃愈抓愈痒尔;习气你愈顺应它,它就染得愈重。「如狗嚙骨」,咬了半天,也咽不下去。「如鸟竞肉」如五欲,既我要,也你要,那怎么办呢?不是平分,而是大家抢,看谁抢赢;于是在抢的过程中,就会烦恼、造业而受报等。

  「如逆风执炬」,将反烧到自己尔!「如践恶蛇」如果你去踩到蛇,它最直接的反应,就是反咬你一口。「如梦所得」,作梦中不管得到什么好东西,醒过来还是空空一场。「如假借须臾」,就如向别人借的东西,必不久就得还给他也;还给谁呢?还给无常尔。既从无常来;还归无常去!

  哀哉众生,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。世人愚惑,贪着五欲至死不舍。为之后世,受无量苦。

  所以贪求五欲,对修道而言,是绝对有妨害的;这是佛教对欲望最典型的态度。而这种态度,尤其表现在第二座标的修行方式里。

  世间儒家.道家,对情欲的态度大致亦然:即使不用佛教,力求出世解脱的标准来看,就以儒教、道教,甚至其它宗教,对情欲的态度大致亦然:虽未必克制尽绝,还以节制为宜。

  净土对情欲的态度

  北俱卢洲.兜率天.极乐世界,大致皆顺欲满足:可是如我们再进一步去看,佛教对净土世界的描述,乃觉得有很大的差别。像刚才所讲于净土世界中,既一切顺遂,想食得食,思衣得衣;所以既非节欲,更非禁欲,而是近乎于纵欲呀!

  那里不会有「日中一食」的戒吧,既思食得食,大概半夜想到了,也就半夜送来啰!既行都是神足通,爱到那就到那,不会有红绿灯的设限吧?所以都在享福的状态中。甚至于净土中,若有男女者,如北俱卢洲或兜率天。他们对于男女的情欲,也都不以节制。

  何以佛法对于情欲,有此绝然不同的态度呢?而这种种的描述,相对于传统佛教,乃觉得不可思议。云何于净土中,对情欲却是采取放纵的态度?这纯然是为「先以欲钩牵」而方便说的,还是真有其事呢?

  情欲的满足,未必是罪恶,也未必背道而驰:当于净土世界中,情欲的满足,不是罪恶;若是罪恶,何名为净土?情欲的满足,也非背道而驰;若是背道而驰,云何能不退转呢?

  反之,在人间就得克制情欲,持五戒、八戒,比丘戒等等。为何佛教对情欲,有这么截然不同的态度呢?

  但为娑婆世界众生,福德不足故尔。这问题我想了又想,参了又参。而结论乃:但为娑婆世界的众生福德不够故,对情欲不能不采取节制的态度。

  即以食物而言,净土中既思食得食,当就不需要节制;而人间则需要辛苦耕种,才有收成;甚至还常天灾人祸,民不聊生。所以人间众生那有纵欲的本钱呢?

  再说到世间男女的情欲。在前所说〈问世间情为何物〉的讲题中,我已表明:男女的情欲,其实是牵涉到下一代抚育的问题。而抚养于净土中,乃根本不是问题。或从花苞中出生,而且一出生就半成年了,根本不用像在人间中,得抚养好多年,才能独立。既净土的众生,不需要父母来抚养,所以既无婚姻制度,也不需要对情欲多加限制。

  故若强求,或浪费时间,或增加烦恼,或造业受报:于是乃为人间的众生福德不够故,对情欲不能不采取节制的态度。因为若福德不够,而奢求过度,首先就得浪费时间。因为一切都得靠自己努力争取才有;于是若奢求过多,必得花更多的时间去争取。

  第二.而在争取中,或与天争,或与地争,或与人争。以既有所争,即必增加负担与烦恼。第三.如于争取的过程中,为达目的,不择手段;乃必造更恶的业,受更苦的报。

  但以克制.压抑的方式,就解决了吗?故若福德不够,而奢求过度,则成为造业系缚的根本。但是如以传统克制的方式,而来压抑情欲,这就能解决问题吗?我相信不可能真解决问题的。

  不!克制压抑,心结不开:因为如只是克制压抑,而心结未开;则将是「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」尔。短时间,好象看不到影子了,但待境界现前了,欲望又被钩起了。而且用克制、压抑的方式,人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放松、安乐。

  甚至过一段时间后,会形成反弹,所以却变成比未压抑前还更夸张些。或者这边虽压抑住了,而它乃会于异时、他处更进行补偿。

  情欲的分类

  自然的情欲,易于满足:所谓补偿,是一比一的补法吗?却未必,这乃要看情欲的属性。

  一般而言,可把情欲分作两大类:一是自然的情欲,一是变态的情欲。自然的情欲,如食衣住行等生活资粮的需求。若只是自然的情欲,还比较容易满足。如食而能饱,或衣能蔽体、保暖等,这就目前的文明社会,乃非难事。

  变态的情欲,难于满足:然若是变态的情欲,就很难满足。如吃,不只要吃得饱,而是要吃得好,吃得巧,吃得有体面;这就会像无底洞般地难以填满。所以变态的情欲,其实已经过偏端心理的改造、污染。

  如有的人,因从小被别人藐视、欺侮,所以发愤图强。于是他拼命赚钱,甚至到处布施,乃是为了证明:我是有办法的人。这因补偿心理而发愤图强者,即是变态的情欲也;而变态的情欲,必像无底洞一般,而难以自拔。所谓:情欲如深坑。应是指变态的情欲而言。

  因不满足,更加病态,恶性循环:但是人间的众生,情欲能不变态者,可说是没有。因为我们从小就不曾真满足过,这一方面是为福报不足故,一方面也为从小即是在克制、压抑的环境中长大的。

  于是因未曾满足,而产生多少的变态;而当变态后,乃更难满足尔。这真是恶性循环啊!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,所接触的众生,有谁能置身于外呢?我相信,用传统的思考方式,是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。

  情欲的提升

  马斯洛的学说─下阶的情欲满足了,自然往上提升。此乃指自然的情欲而言:说到情欲的满足与提升,有位心理学家名马斯洛,乃提出一种学说:人的动机,可分为五个层次。而必待下个层次满足了,即自然会往上提升。然而即使自然的情欲,犹可能满足;但变态的情欲,就很难满足矣!

  但福报不足者,即使下阶的自然情欲都很难满足:于是因不满足,将产生更多的变态。于是这即成两难的局面:欲去满足它,又没有这种福报﹔不去满足它,它又变态得更离谱,那该怎么办呢?

  心法的对应

  我们再看座标间的对应关系。以直接从第四座标而去满足情欲,是不可能的;即使修持长寿法、财神法、双运法,也不可能真解决问题的。

  故最后只能从心法的对应关系去解决问题。这也就说若第一.第二.第三座标的修行法门成就了;便能从对应关系中而解决情欲的需求。

  情欲的克制与情欲的满足,有对应的关系:首先我们看,第四座标跟第二座标的对应关系,即情欲的克制与情欲的满足间之关系。如以修定,修到妄念不起时,即无情欲的牵挂也。甚至禅定之乐,更超过于世间五欲之乐也。

  所以能从知性的克制,能兑化为情欲的消除。若情欲消除了,即无满足与不满足的差别。

  情欲的满足与慈悲的利他,有对应的关系:其次看,第四座标跟第三座标的对应关系。如能放眼于其它贫苦的众生,故不再汲汲于满足自己的情欲;则情欲自淡薄也。甚至于慈悲的利他行中,亦得到另一种满足也。

  甚至情欲的满足与悟性的提升,也有对应关系:再其次看,第四座标与第一座标的对应关系。若能从悟性的提升而证得空性,即一切情欲皆消尽矣!

  满足者,与空性对应尔:所以如曲线是向外延伸者,那就永远不可能满足的。而以内摄的修行法门,修到最后,从与空性相应,而将一切情结打散了。

  这也就说,我再三地参,参为什么情欲的满足能与修道相应呢?事实上,情欲的满足只是谓从勘破而放下尔。

  四种马

  于是从情欲的勘破与满足中,使我连想到经典上所谓的四种马:

  直以悟性的提升,而消除情欲的执着:这是最有善根者,其根本不需要去追求情欲。因为透过悟性的提升,即能勘破情欲的虚妄;故能直接放下它,而无所谓满足或不满足的问题。

  从情欲的追求过程,而悟得空性:有的人既自己不能觉悟,你跟他说,他也不信;故非得自己去追求,去撞墙。待撞得头破血流了,才觉悟道:情欲果真是虚妄的。于是既虚妄者,即放下也。

  一再地堕入情欲的圈套而受苦受难,最后才觉悟出离:还有的人,只受骗一次还不够,所以仍将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去追求。

  追求不是求不到,而是虽得到了,却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好!于是他就舍下这个,去追另一个。必经过一而再,再而三的追求、幻灭,最后才能觉悟道:情欲根本都是骗人的,而能放下、出离。

  虽再三为情欲受苦受难,却始终不悔:至于第四种马,则虽再三为情欲受苦、受难,而始终不悔。其实大部分众生都是这种类型,故常于生死中漂泊,而永不归路。

  绝望比失望更究竟

  这也就说,云何从情欲的追逐,而最后能与道相应?因为经不断地幻灭后,终能勘破情欲是虚妄的本质。于是因勘破、放下故,能与道相应。

  所以我倒要说:绝望比失望更深沉.更究竟。所谓「失望」,乃为得不到,才失望尔。而绝望呢?乃为虽得到了,却幻灭矣!很多的美感,乃为朦胧才美;而待真看清楚时,却破碎、幻灭了。

  情欲本是虚幻的,这对失望的人来说,只是「酸葡萄」心理而已─因吃不到葡萄,而说葡萄酸。但对绝望者而言,即确定葡萄真是很酸哩!绝望比失望更深沉透骨,但一般人宁可「有梦最美」也不愿意绝望呀!

  福报不足者偏于失望;福报富足者,却成就于绝望:有人说「富贵学道难」,其实未必皆如此。如以富贵福足,而成就于绝望;乃更易与道相应也。于是以真看破放下故,在修道的过程中,障碍反会比较少。而贫苦者即使修道,为变态的情欲太深重故,修行乃不易真得力。

  绝望,乃与空性对应:这绝望,一般人看起来顶可怕的,简直就快窒息死了,但事实上它却是最清凉的,因为乃与无我、空性对应也。这是与第一座标对应者。

  从绝望而发慈悲心:其次愈绝望者,也可能会愈发慈悲心。因为他觉得众生太可怜,为何要拼命去追求那些虚幻不实的目标呢?于是从发慈悲心而愿意去教化众生。

  或者某些东西,既自己已看破而不再需要;于是若有其它众生需要,他就顺手布施了。这是与第三座标对应者。

  从绝望而成克制行:于是因于绝望,所以更能克制自己的妄想与行为。其实不是克制,而是皆消除矣!而这既与持戒相应,也与禅定关连。「八风吹不动,端坐紫金莲」,其实不只吹不动,而且是吹不到,为根本无妄想可打哩!这是与第二座标对应者。

  所以不管净土宗或密宗,皆只是方便道;而最后必待能证得无生法忍,才能究竟。然以从方便道入手故,这条路也就不得不更迂回,更渺茫也。

  中道的态度

  情欲本妄,既不必急求于满足,也不必惶惶于克制.压抑:最后我们乃讲到,对情欲的中道态度。因为我觉得在这个时代中,如再倡导用克制.压抑的修行方式,对当时代的众生,其实是很不相应的。因为这时代乃偏向于感性的享乐时代。所以如非得用克制.压抑的方式,才能学佛;则会有更多人宁可不学佛。或者虽闻思,而不能契入。

  但如已确认:情欲本质上,就是虚妄的。则既虚妄者,便不必急着去追求它。因为即使追求到手后,你还是不能满足也。其次,既情欲是虚妄的,也不必惶惶于克制.压抑也。唯真实的老虎,能伤人;岂梦中的老虎能伤人呢?

  若福德足者,虽易于取得;但还应惜福而不可放纵:于是虽有的人,天生福德比较具足,但也不必夸耀。因为现虽福德具足,却非永远都能福德具足也。其次,虽有福德,仍要惜福、培福而不可放纵。

  尤其既情欲是虚妄的,则有什么好放纵的呢?当怜悯那些福德不足者,而勿骄恃也。

  若福德不足,不必郁卒;旁观者清,不久即能勘破也:反之,若福德不足者,也不用郁卒,不用嫉妒.羡慕。既情欲都是虚妄的,而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故如果能平心静气去当个旁观者,有时候还更容易勘破也。

  但虽福报不足,而能不嫉妒、不羡慕,去当个平心静气的旁观者,这就不是普通人的功夫也。

  于是乎,在急求满足与慢慢勘破间,就有无限的弹性空间:这种讲法,在目前的佛教界,应该是绝无仅有的。因为既情欲是虚妄的,当不必急着去追求它,也不用急着去勘破它。这乃悠游自在,而无所事矣!

  总结

  从比较对照中,更深切了解每种法门的特质:以上这题目,就讲到这地方为止。乃大致从比较对照中,而能更深切了解每种法门的特质。既四个座标的修行方式不同,也适宜的众生.时机皆不同。故我们不必将不同的方式,混为一谈,也不致一时想兼修两种法门。

  以全方位的眼光,看待佛教的修行法门:其次,既能用全方位的眼光,来看佛教中不同的修行法门;则既视野更宽阔,也必包容力更大方。于是不管于自修中或度他时,便能有更大的方便和效益。

  好!今天这题目,就讲到这里。阿弥陀佛!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初识佛法

  • 佛学课本

  • 佛光教科书

版权所有:楞严经快诵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