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严经快诵网

心经讲记——《法性基础》之四

发布时间:2022-12-16 19:58:45作者:楞严经快诵网

  《法性基础》之四

  ——2012年10月29日《心经》网络课堂录音整理

  各位同学晚上好!那么今天接着学习《心经》。这两天嗓子不太好,原因是没有“般若”,结果产生障碍了。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”的时候,能够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能够“度一切苦厄”,现在没有般若,也照不了空,这个苦厄也就来了。因为天气比较冷,我在这儿现身说法,大家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。上一次课已经把《心经》的经题跟大家做了一个分享,今天我们就开始正文的内容。

  今天重点分享两个词的内涵:一个是“观”,一个是“自在”。进度比前面要快一点,分享两个词。那么在这之前,简单地把经题大概的意思提炼一下。在给大家分享的时候说,“般若”它本身是一种智慧,一种抉择的智慧;“波罗蜜多”它叫做“度”,这个“度”是度什么呢?(学员:度苦厄)噢,度苦厄!度苦厄没有错,但这是果相上去判断。如果我们想去度这个苦厄,从果上去做到这一点的话,那么因上是什么?(学员:度我执)度我执的那种习气。这个度如果换成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表达,其实就是——因为我执它是一种负面的,你要去度过它,困难险难、障碍,你要去度过它。如果我们从正面来解读它,那“般若蜜多”就变成了成就。成就什么呢?反面的度的是我执的习气,那么成就的就是无我的智慧,成就无我的境界。这个无我的境界,在心这里面可以集中体现出来。那么心,我们跟大家分享,这是我们生命全方位的成长,所以以这样一种智慧的抉择,来去成就生命全方位的成长,它的标准、它的内涵在什么地方呢?就是我们《心经》要讲的。这是我们对经题简单做这样一个角度的诠释。

 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是“观”,一个是“自在”。其实这个内容我们在学习《菩提道次第论》的时候,我印象中应该有提到过,但是因为我们在日日新,又日新,所以生命总是新的。我们的概念、我们的体会、我们的感悟总是会有些新鲜的血液。所以这个分享,每天的分享也是有新的内涵在里面。

  这个“观”字,(法师板书)“观”,这个写得有点不规范,要繁体都繁体,要简体都简体,好像一半繁体,一半简体,(众笑,法师笑)古今结合。这个“观”,《说文解字》里面解释,是什么呢?叫“谛视”,“谛”啊,大家一定不陌生,对吧?二谛、真谛、真理。但是这里的“谛”,直接的意思是认真、仔细。“视”呢?叫“瞻”,《说文解字》里叫瞻,哪个瞻呢?(法师板书)瞻仰的“瞻”。所以直观上来理解这个观的话,就是非常认真,仔细地去看。非常认真仔细地去看,这个意思。如果仅仅是这样,好像我们也都可以做到,在生活中可以认真去观察,仔细去了解,似乎我们也能做到,那是不是我们就是观了呢?貌似还不是。仅管如此,但是我们要有这份体验的话就知道,将来观有可能会达到什么境界。我们现场做个试验,这本书大家都看到了吧?看到了啊,刚才大家看到什么呢?

  学员A:书

  法师:书,一本书,就一本书啊?

  学员B:老子。

  法师:老子啊?还有什么呢?

  学员C:黄色的,上面有图案。

  法师:上面是什么?黄色的上面是什么?

  学员C:画的是山水画。

  法师:山水画?

  学员C:看不清,我没带眼镜。

  法师:(法师笑,大众笑)好,再继续说。

  学员C:反正是有水墨画。

  法师:水墨画,水墨画是没错了,但是画的内容是什么呢?

  学员D:云彩。

心经讲记——《法性基础》之四

  法师:啊,云彩。还有什么呢?

  学员D:还有字。

  法师:还有字。我简单做这样一个试验,想说明什么问题呢?如果我们笼统来讲的话,我们看一本书就是一本书了,对不对?但是如果你要去了解这书上到底是什么信息的话,谁了解得最清楚啊?

  学员D:出书的人。

  法师:哎!设计的那个人最清楚,对不对?设计的人你要让他在这给你讲,这个设计模版他是怎么设计的,他给你讲三天三夜没完。他为什么这么考虑,中间经过多少版的改善,对不对?为什么要选择这个,中间又有多少故事,他能给你分享有好多好多故事在后面。但是对我们来讲的话,我们没有经历这个过程,所以简简单单让我们去看的话,直观的感受非常笼统——就是一本书。但是这本书上面,其实包涵了很多信息。作为一个旁观者,我这样“谛视”下以后,你看看有多少信息。就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个黄色,当然为什么选择黄色,肯定有设计者的考虑,对不对?为什么加一些红色,上面是水墨画也没有错,但我怎么看象是雕刻的呢?拍摄是雕刻的画,它上面是龙。龙啊,上面是龙,我们肯定是看不着了,对不对?你们又没有戴眼镜嘛!(大众笑)上面还有一个娃娃,对不对?然后侧面还有一个因陀罗网。它上面写一句话很有内涵:“从知识经济走向善知识经济,从因特网走向因陀罗网。”(大众笑)上面画了一个因陀罗网,非常有深意,很有深意。

  这个背后我们知道,出书的作者背后,他有他的理念,有对文化的一种情怀,有对我们时代的一种观察都在里边。简简单单的这样一个封面,透露给我们很多很多信息,那这个是不是“谛视”啊?至少比我们刚才非常粗略地看过以后,相对来讲的话更加认真仔细了,我们所摄取的信息就更多了。你说你信息多了,会不会分别心重了呢?是不是分别心重了?大家在这种场合里边,大家会不会认为我们这样认真观察以后,摄取那么多信息,会说:唉!你分别心那么重干什么?一本书就是一本书,会这样说吗?不会吧?这种分别心,大家知道我们这种分别的心本身不是问题,分别以后产生执着才是问题。好,你不分别,请问你所认为的不分别是不是执着?对不对?那个本身就是执着,你已经分别了,我们已经产生一种执取了,那个执取本身就是要破除的。用什么破除呢?用我们的分别来去破除它。但这种分别,我们是对于事物的观察、缘起的观待,看到这个信息以后,了解它、认知它,但是不粘着它、不贪着它、不执取它,这个就没有问题。所以这里边有这样一个认识。

  这是它第一层表面的意思。“谛视”,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一下,这个“观”它的字面的意思。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一天忙忙碌碌接触了好多人,做了好多事情,但是要让我们去回忆的话,发现很多事情都回忆不起来了。好象做了很多,但是又没有留下什么,好象我们的接触人也很多,但是我们从人身上所领纳的信息又是那么少,原因在什么地方呢?

  学员A:没有用心。

  法师:没有用心,没有用心用的是什么啊?

  学员B:我觉得是不知道怎么用心。

  法师:啊,不知道怎么用心,首先是没有用心,为什么没有用心呢?因为不知道怎么用心,对吧?

  学员A:没重视它去怎么用心,那如果说是自己在意的事情,那肯定会比较仔细地去看。

  法师:好,我们可以去观察去了解,每个人肯定有每个人背后的原因,我们可以去找。作为一个时代来讲,作为我们整个的社会的共业来讲的话,有一个大的主要原因,什么原因呢?

  学员A:信息太多。

  法师:哦,信息太多了啊?是啊,信息太多。大家知道,信息太多以后导致一个结果就是:我们的心开始急了。这活给你分配多,超乎你的能力,你就着急了。信息也是一样。上一次我们给大家分享过,这个人的精神要更新就像人要吃饭一样,平常的饭简单一点,你慢条斯理的吃、用,现在不是了。现在给你满汉全席,而且大家在一起吃,这时候啊,人就是吃着碗里面看着锅里,自己吃的还要看别人吃的是什么。想把好的东西自己都要尝一遍,就这样一种信息的繁、杂、多,以及我们现在,所做的事情的量越来越多了以后,导致了我们内心的一种压力。这种压力的状态下,让我们的心开始变得着急了。压力会有驱动力,有压力的话就开始急,急的状态下,我们所说的话、做的事,你去看一看,在大街上大家去走,开车,包括我们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,那种心里的状态都是在没有安住在当下的状态,都是心要往前奔的状态。

  记得刚开始学佛的时候,有一次听一个法师分享,当时给我的触动非常大。他在分享自己,说有的时候发现自己心有一点急,怎么发现的呢?他说有一次上楼,发现自己的身体往前倾斜了。我当时想说:这上楼身体不倾斜怎么上去啊?出家法师人家有修行,要注重威仪,对不对?上楼不倾斜难道上不去吗?可以吧?大家回去试试。身体不要倾斜,上楼一样保持身体非常端庄,你试试看。哎,那个法师这样一分享以后啊,我能体会到说,人对内心的一种观照,他是在走路、说话、做每一件事情以后,你稍微觉照一下,你就知道自己的心有没有偏失。有这个法师的例子了,我们现在知道怎么去用心了嘛,就这样用心。时时刻刻你要想用,心都在那儿等着你用呢。心可不讨厌我们用它用多,心的功能潜力是无限的。只要用它,它都乐意让你用。关健是我们现在把它忽视了,漠视了。一天也用不了几次心,也不知道用什么,用身体啊、用劳力啊。所以看似我们现在是劳心者,我看也不一定。

  过去孟子讲,人有两类:一个是劳心者,一个是劳力者。“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”。这个所谓的劳心者就是从事精神活动、精神创造的人;劳力者是进行物质创造的人。这两个劳动都是创造,都在创造,但这种创造他的层面是不同的。现在,我们已经没有创造了,无论是劳心者还是劳力者,就是干什么呢?消耗体力的,消耗脑力的,对不对?全部就是一种消耗。那吃那么多你不消耗干什么呀,对不对?我们接受那么多信息你不消耗怎么办呢,全部变成一种消耗了,所以我们现在即便是劳心者其实也是劳力者。

  因为我们去学了佛法,佛法又是产生在印度,那一种非常的悠哉悠哉的生活环境下,衣食自足。他们是热带环境、热带气候,不担心吃不担心穿,反正非常简单的就可以了。他们有很充足的时间去跟自然互动,有充足的时间去跟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互动,让自己的心慢慢静下来,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。现在我们有幸学到佛法,但是有幸学到佛法,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回归到那个场景的话,我们是没有办法体会到佛法是在讲什么的。心不相应啊,所以我们尝试着在生活中试着自已去体验,在周围的环境中去创造一个氛围,什么氛围呢?慢下来,让你的生活的节奏慢下来。让自己学习,学习的内容慢下来、慢下来。

  这样一种慢,大家想想看,过去我们讲过拔苗助长,那些例子多么形象。当时那个庄稼人,每天都去看庄稼。觉得庄稼怎么没有长啊,不但没有长很可能缩回去了?他可能会产生这种错觉。那不行,干什么呢?要拔!一下拔高了。结果呢?第二天再去一看,都死了。我们生命何其不是这样子!当我们想着,我们学佛以后,我们想着生命要去提升啊!是要提升,但是你要小心,别拔苗助长!生命的成长哪有那么容易,说今天学了佛法,三个月以后发现:哎哟,人改变了,叫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看”,我认为那个话是鼓励人的。这三日,一三一数就不知几日过去了。对不对?生命的成长是非常缓慢的,根本你每天觉察不到。我们每次做法会、总结,这次我成长有多么大,收获有多么大,我看也不是那么大,不一定那么大。真正大,就那种心情的回归,那种平常心,让自己在承担过程中回归那种平常心。承担这件事情对我们生命成长来讲的话,就象吃饭睡觉一样,这是没有商量的,无论有没有收获,都是要承担的。不能因为这一次承担没有收获,哎呀,没信心了,下次没动力去承担了,没动力承担法会了。那基本上就说明,我们以前对于佛法的认知和对生命成长基本的认知,就属于拔苗助长式的,就是可以看到进步,然后我才去做。事实上,我们的成长自己哪能看得到,根本看不到,就象自己的烦恼根本看不到是一样的。

  好,先请放轻松。因为谈到这一点,我就想想说,我们过去学习啊,学的那么多,上学,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。每一学科,每一学期,数数大约要学习多少门课程?我印象中每一学期少说也有十来门,多的话甚至到二十门。想想看,二十门课程,半年。然后考试的时候我们还能考八九十分,还能得到优秀奖。结果考完试以后,书就一扔,赶快卖,当废纸就扔掉了。毕业以后拿个毕业证,这就是你的收获,这是很实实在在的。但是我们学的那么多,到底在我们的生命中能转化成多少,你会发现很少很少。前段时间我们在学习,看那个记录片《科学启示录》的时候,就有一些启发。我在想,我们佛法学习,尝试着给物理学习做个结合。比如说牛顿运动三个定律,这是物理世界的规律,我们尝试着给我们精神世界的规律能不能做个对应呢?好,这是一个思路,我们对应了。结果当时现场有十来个同学,大家回忆回忆吧,牛顿运动三个定律在讲什么?(法师笑,众笑)发现回忆不起来了,想不起来了,不知在讲什么。这件事情当然没有给大家提前预习,多一些时间。如果我提前告诉两天,下一次我们要学这个了,大家肯定回去马上复习一遍,说得非常清楚。问题是,无常来的时候可不一给你打招呼,这些东西我们没有转化成自己的思想观念,没有转化成自己的生活的态度,所以过去学的就是一种知识。这种知识的话,学完以后,就还出去了,这件事情值得反思。大家想想看,我们作为理科,当时还有很多理科的同学,对不对?大家这样子去学习,学了那么长时间的这样一种认知,结果到最后最基本的却没办法记住,却没办法转换成我们生活的,我们看待问题的眼光和看待物理世界的角度,这就说明问题就大了。说明我们学了那么多,它对我们的精神没有滋养,它没有变成营养,人的精神没有变得强大。学了一门内容以后,它没有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强大,没有变得强大那就变成负担了。你吃饭没有转换成营养,那肯定是负担。负担谁不想早点扔掉呢?肯定想早点扔掉。

  那么为什么会导致这样一个结果?我觉得不是老师教得不好,也不是学生没有学习能力,什么原因呢?学习的内容太多了、太多了!我们要给大家安排课程说,今天我们要把《心经》讲完。完了!我这个心马上就着急了,我一着急大家肯定跟着着急,一定要分课时的,把这个知识、名言文辞解释一遍,大家就可以结束了。这个解释,谁不可以解释呢?对不对?上网一查都可以查到!那好,我们这一年就可以学二三十部经。各位,你想学吗?想不想学二三十部经?你想学,别来这儿学,我是没有办法给你分享。我就想,以后每次就分享一个词两个词,(法师笑,众笑)让你的心情慢慢静下来,脚步慢慢放轻松。没办法,我们必须要把脚步放下来,你的心情自然也就放松下来了。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把我们的所求和目标放低、放低,放得是我们心灵成长要配合起来的一个程度,我们的心就没有办法成长。你以为可以成长,实际上成长不了,这是不可匹配的,这不是按照我们想象来的。事实如果能够按照我们想象来的话,我们早就成佛了,对不对?不需要等那么多天,不需要等那么多生,那么多世。说明我们的想法都是妄想,这种妄想都是因为人在一种非常着急的状态下,而产生的一种不可琢磨的一种念头。这是关于“谛视”。现在大家谛视了吧?谛视一下自己心理的状态。这是我们把“观”的基本的字义做这样一个解释。

  那么,第二点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,这个观本身的产生。既然它这个“观”,不简简单单是我们生活中仔细地观察和谛视这样一种心理状态,那么这个观什么时候才现起来?这是我们所关心的。观什么时候才能现起来呢?什么时候才能现起来?安静下来?还有没有?

  学员:事后。

  法师:事后?

  学员:旁观者才能观。

  法师:观只有旁才能观,作为旁观者,自己没办法看清自己。好!还有没有?

  学员:觉照的时候。

  法师:觉照的时候。安静下来的时候,觉照的时候,做一个旁观者的时候。大家想想看,刚才那位法师在举这个例子的时候,他在说自己心比较着急的时候。那个时候,他有没有在观?

  学员:有。

  法师:有!那么那个时候,至少我们知道他的心是安静的,对不对?他在觉照自己的言行的偏失。旁观者,那个时候谁在旁呢?

  学员:他另外的一个自己!(众笑,法师笑)

  法师:自己的自己,还有另外的自己。

  学员:心在旁观。

  法师:心在旁观,我们心在旁边。平常我们心旁观的那种能力、觉照的功能没有开启。如果开启的话,应该时时刻刻都有观才对啊。事实上,当我们不去警醒自己的时候,那个观就没有现起,因为你把它解雇了,你没有聘请它。你聘请它,人家就尽职尽责的为你服务,你现在不聘请它,把人家解雇了,人家肯定就不给你干活了,那种状态他是被冷漠的状态。

  但是大家想想看,这种观就有两种状态:一个是现在大家心安静的时候随时让你观,有时候就觉照一下。我们不能说它不是观,但是也不能说这种观就是严格意义上的观,什么原因呢?因为那个心理状态是非常短暂的,刹那即逝的。现在我提醒大家观你就观,不提醒马上一会就不观了,一会就被各种各样的所缘境界和信息所牵引着就走了。所以那种观就像一个大海的波浪一样,有可能在某一个局部区域它暂时平息下来了,它能够比较平静地真实地反映了一个事物的全然面貌,那个时候是一种观。但是这种观是非常不稳定的,外缘一来就冲散了。所以严格意义上的观,应该是和我们的定相应的,这种定就是一种持续的力量。心它能够缘一个境界,持续地缘,非常稳定。这种状态下,这种观照的智慧就开启了。

  那么这样一种定的状态怎么达到呢?我想这个大家应该已经不陌生了,因为这之前我们在学习《大乘五蕴论》的时候讲过五种心所有法,这五种心所有法是别境心所有法。我们以前跟大家分享过,这是一个次第上的认知:一个是欲,一个是胜解,一个是念,一个是三摩地,最一个就是慧。这样五种别境心所有法,所谓的别境,就是它的所缘境各不相同。

  我们可以看一看“欲”它的所缘境是什么呢?叫“可爱事”;下面的“胜解”就是“决定事”;“念”是“串习事”;“三摩地”是“所观事”;“慧”也是“所观事”。所以“三摩地”和“慧”,就是定和慧它的所缘境其实是一样的,就是所观的事。这样一个所观的事,观之存在,开始出现的时候,只出现在定和慧这个所缘的境界里边。而这之前,严格意义上它都不能算做所观事,因为他的观没现前,观照的力量没有现前。这个之前,人的心还是非常散乱的一种状态。非常散乱的状态的时候,它只能说是一种缘、所缘,或者叫一种取。而到定的时候,非常稳定的时候,这个时候他才是观,一种观照一种觉照就出来了,非常稳定的心绪就现形了。

  现在要跟大家分享的,因为学到《心经》以后,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,深入的再挖掘一下。挖掘什么呢?大家知道这个心理的一个过程,它其实已经蕴含了我们精神世界不断提升的一个次第。这个精神境界,如果我们想不断提升的话,那么它一定是一以贯之的。这个一以贯之的思路,一以贯之的内涵,如果我们希望实现的话,刚开始这个可爱事的选择是具有决定性的,这是我们的起点。到底我们爱什么,可爱什么爱错了,完了,路子一开始就错了,最后我们想要的结果必然达不到。那么这个“可爱事”到底什么东西可爱,大家说说看,大家现在能体会到什么东西可爱?

  学员A:宗旨。

  法师:噢,宗旨可爱,哎哟!宗旨可爱好。宗旨是什么呀?

  学员A:宗旨是我们大方向向哪去!

  法师:宗旨是我们大方向向哪边去,这样你能不能给大家讲一下你的宗旨是什么?你准备往哪个方向去?

  学员A:文化上面去做的,能引起启迪人性的一些文化作品。

  法师:哦!当我们这样去想的时候,其实它已经变成一种事,一种事或者一种事业,这样的一种事业他能达到这样一个功用和目的。这个里边其实已经包含了我们的目标,一个途径。这个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宗旨了,那么大家还有什么别的想法?

  学员B:正见。

  法师:正见很可爱,对不对?

  学员C:我觉得是一切让我们感觉快乐的事情!

  法师:一切让我们感觉快乐的事情很可爱,你这定义无懈可击了。

  学员C:对。

  法师:可爱事,一切让我们感到很快乐的事情,你只是把这个可爱事做了一个解释而已。你现在可爱什么?

  学员D:究竟。

  法师:究竟,你可爱究竟啊?那么究竟是什么呢?大家要诚,现在要诚,就是你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。

  学员D:学佛。

  法师:学佛很可爱,对不对?

  学员E:没有烦恼。

  法师:没有烦恼很可爱。

  学员F:真谛。

  法师:真谛很可爱。

  学员B:上次有一个人说我身上有缺点,现在如果有人给我指出来这个缺点,我感觉也挺好的。

  法师:已经感受到人生提升、改善自我的快乐了。所以这时候有人告诉我,我也觉得很好。还有没有呢?大家说一点比较俗的,别说那么崇高的。(法师笑)

  学员G:中500万。(众笑,法师笑)

心经讲记——《法性基础》之四

  法师:这个钱很可爱,对不对?各位,钱可爱吗?

  众学员:可爱。

  法师:谁说钱不可爱,到时候你发工资可以给大家分一点。我觉得我们要去实事求是,诚心诚意,要去认识自己到底可爱哪些东西,生活中我们能体验的可爱的东西是什么,这个东西我们骗得了别人,骗不了自己。有时候偶尔能骗得了自己,你骗不了无常,骗不了业果。无常来的时候,业果来的时候,那个时候检验你到底可爱什么。(学员:生命很可爱)生命很可爱。好,这个可爱我们在这要去挖掘它。这件事情以我们现量能感受到的可爱,那肯定是现实生活中物质所拥有的。基本上我们现在所拥有的,都是我们曾经认为很可爱的,我们才去追求他,至于得到以后可不可爱就不一定了。你们已经满足了我的那种需求了,到时候你日用的时候,慢慢就把它忽视了。哪一天又把它又失去了,你又觉得它很可爱了。我们现在所拥有的,基本上是我们曾经可爱的,但至于现在我们心中还有很多很可爱的,我们正在孜孜以求的,每天这样努力去追求的,一定有,而这个跟成佛没有关系,跟你提升自己的人格没有关系,你不要崇高化。这个一定要去认清楚它,我觉得这个是我们的起点,这就是起点,认识到这是我们的起点,我们再读经典才有意义。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起点,读经典是没有意义的。大家知道哦,因为你已经是圣人了,你可以去写经典,不需要读这个经典。我们之所以学佛,之所以读经典,你要承认我们现在——我们的追求、我们的看法确实跟佛差距太远了,对不对?要承认这个差距,承认这个差距佛才觉得你可爱,才觉得我们可爱。不然的话,佛觉得我们很不可爱,因为他辛辛苦苦那么成佛了,你还没有辛辛苦苦也成佛啦?(法师笑)这样不行,他心里不平衡,(法师笑,众笑)不可爱,这件事情不可爱。

  可爱这件事情,我们现在能感受到的,就是我们基本上能够直接带给我们快乐的,我们都觉得很可爱,对不对?那小孩子很漂亮的,我们觉得很可爱;小孩子长得不是很漂亮,我们就觉得不是那么可爱,对不对?领导对我很好,经常对我很微笑,时不时的关心我一下,时不时再定期提升一下工资,然后还定期的话拔一拔职位,那这个领导很可爱,这个就非常可爱,我们就会心里经常惦记着他。反过来讲,老是和我们作对的,不可爱,这件事情很让人恼火,心里面一想起来就窝火,这件事情不可爱。这件事情是我们现量能够感受到的,我觉得要去认识它。当我们对这样的现实啊,自己的状态能够认知的话,大家认为这样是不是在观?对不对,是不是在觉照呢,也是。这种状态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看不到的,认识不到这个差距,所以我们也不觉得佛有什么了不起的,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啊?对不对,孔子?孔子又能怎么样呢?没什么了不起的,他说的话我也能说出来,他做的事你也一样能做出来,对不对?没什么了不起的,这个经典对我们的吸引力,一下就没有了,我们生命提升的可能性就没有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看一看古德他们认为可爱的事情到底是什么,大家能不能体会到这一点。

  这一点我们可以引用孟子当时说的一段话,这段话它对生命的提升有一个更加相似但又系统的一种认知。这个以前我跟大家在不同场合也分享过。孟子他通过自己的这样一种体验以后,他发现,什么叫善呢?对于什么是善,我们可以给它很多的定义,比如说:利他是善,对别人有利益是善,我们还可以给它更严格一点,利人利己、自利利他叫善。我们都可以提出这样的定义,但是孟子通过他的体验,他提出一句话,叫做“可欲”,“可欲之为善”。这件事情啊可欲,欲、欲求,想要得到它,这件事情就是善。这个定义大家认可吗?

  同学:嗯。

  法师:啊?认可啊?真认可吗?

  同学:可欲怎么能是善啊?

  法师:就是啊,可欲怎么会都是善呢?

  同学:那人人都是善啊,最坏的人也是善的啊?

  法师:就是啊,最坏的人也有善,也有可欲啊,为什么孟子就叫它善呢?大家可以体会到孟子的境界了吧?

  同学:对!噢!

  法师:噢什么啊?(法师笑,众笑)你分享一下?

  同学:他觉得欲全是好的,全是善的。

  同学:对所有人都一样的,

  法师:对所有人都一样的。

  同学:他没有恶,全是好的,全是善的。

  同学:在他脑海里就没有恶,所以说他的境界始终是善。

  同学:那就是众生平等呗!。

  法师:是,所以这是两种理解。刚才说的可欲是善,那么这些恶人他也是可欲,那么他应该也是善啊。这是一种理解。刚才说这是孟子的境界,可欲是善,孟子说可欲的东西都是善的。对不对?那孟子,他是什么境界,现在我们还要通过学习《孟子》才能体会到。但是他说的很多话,从我们去体会的话,后人把孟子罗列为四书之一,把他称为“亚圣”,确实是有原因的,他的思想脉络确实是很孔子一脉相承,是可以吻合的。

  那么这个“可欲”,孟子已经开始对人性,他通过自己的修证以后,确实对人性深处的所求已经有体验了。他认为这件事情,有一件事情没有人会拒绝的,那个东西是什么呢?那个就是善,他有体验了。而现在,有些人你觉得是恶人,他对善法,你告诉他,他不去求,这不是他的本来面目。可以体会了啊!佛他成佛以后,他的感叹就是这种状态。他发现:众生都有觉性,都有佛性!那个东西是善。所以这儿的可欲,可不是简简单单,我们感官上的欲,满足我们欲求的“欲”,可不是,那些东西是不可欲的。我们现实生活中,我们希望得到的,在孟子看来恰恰是不可欲的。不可欲,你要是欲了,就有恶果。这件事情,就是一个让我们的生命往下走的一种力量,这件事情不可欲。真正可欲的那个才叫善,所以在这儿,他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真正可欲的到底是什么,但他已经告诉我们了,真正可欲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善。对这件事情,对于生命来讲的话,我想:我希望拥有,我希望具有。那么,这是一种对生命的体验,对每一个人一样,他也希望具有,他也希望拥有。所以在他这个体验里边,所谓的自利和利他,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区分,他只是就生命本身境界的提升而言的一种体验,每一个生命都需要的,他把握了,那个东西才叫善。

  那么,这个“可欲”,在这儿其实就是这个“可爱”,可爱事。真正可爱的事情,那个就是善。所以一切我们所希望得到的,现实生活中想要的,往往是偏离这个可欲可爱的,我们以为它对我有好处,实际上当你拥有,当你品尝它的时候,我们内心已经开始贪著它了。我们的生命已经开始损坏了,而这种损坏是自损损他的。我们自己生命的损坏,对身边周围的人一定是同时损害的。所以,利,他就是,要它利,那就是真正的利益,对自他都是有利的;要它害,那就是对自他都是有害的。世间上不存在一件事情,只有对自己有利益,对别人没有利益,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;也不存在这件事情,只对别人有害,对自己没有害,也不存在。生命的一体性在这儿体现出来了。

  好,这件事情,就是前几天我在《中庸》里边给大家分享的,“择善而固执之者也”。一定要去拣择这个善到底是什么,因为善的一种体验又是那么的深广,所以我们平常又不容易检点,所以才叫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”,最后认定了,哦,就是这个了,那个时候就叫“决定事”。我们觉得这个东西,已经认定它,去通过这样思维以后,决定以后,我们认为这个确实就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,这件事情,就是“决定事”。

  那么,好,孟子当时在讲善的时候,“可欲之为善”,这个时候的善,他只是一种欲,我所求,说:这件事,他确实可爱,已经有所体验了。所以我们有时候看那些修道人,那些对文化有体验的人,他生活很清贫,我们就觉得他很苦。他生活很枯燥很单调,没电视看,也没网上,也没QQ可以聊天,也没视频可以看看大片,生活多没意思啊。在他看来,我们的生活才没意思!他的生活里边,他时时刻刻在想他可爱的事情,——哎!这件事情很可爱!自足自乐,自娱自乐的状态。

  在这个基础上,往下走的话,可欲之后“有诸己之谓信”,我们看看这些对道有体验的人,他对于这些文化内涵的挖掘。什么叫信?(同学:有诸己。)有诸己,这个定义就很值人深思。我们说“信”,人言,你要相信别人,你要信任别人呀,这是信。但是孟子告诉我们,“有诸己之谓信”,诸己是什么呢?就是这个呀,可欲的善,有诸己,这个信就有了。当我们慢慢,我可欲但是还没有,可欲——我希望达到,但是我们还没有,这个时候只能是称作一个善的状态,但不能说他有信,有信的状态就是他已经开始拥有了那个可欲的东西,内在已经拥有了。所以他内在拥有了以后,这种信就变成了一种德了,就是德哦,一种德行,这种德行就是德信。他德信的时候,因为他自己有诸己了,所以他确实体验到做为生命来讲,他确实可以拥有这个东西,而不管这个生命是什么状态。他这种状态,他对每个生命的信任就是这个样子。因为他这样一种信任是这样子,所以周围人对他的一种信任也是骨子里的一种信任。

  所以真正有德的人,我们会发现,真正有德的人,即便是他的敌人也会尊敬他。这样的一个人,首先他自己超越了一个敌我对立,所以现实的利益没办法把他归为某一个行列的时候,那么对方因为世俗的利益会对他有怨恨,有反对,但是这个人格他是尊敬的。所以抛开这个团队,抛开世俗的利益,乃至于他可能会成为他的弟子,成为朋友,这都是有可能的。这就是“有诸己之谓信”。那么有诸己之后呢,有诸己这是有了,这是得到了。有诸己之后,在这个内涵上再去提升的时候,那就变成了什么呢?美呀,这就是美溢出来了,大家平时说你这个人美不美,美丽不美丽,问问孟子说:我美不美呀,孟子说:你看看我美不美。这叫“充实之谓美”,所以这个美,不是外现的,现在美丽都外现了,“丽”就是化妆、穿衣服,修饰一下,文饰一下,这种美都外现了。但是在孟子看来,这种美是内发的,充实的美,它内在的精神,又很饱满,所以它这种人格的魅力。这时候人格的魅力就开显出来,就是你抗拒不了这样的人。你也不知他美在哪,反正眼睛长的也不是特别好看,这五官搭配的也就一般,衣服穿的也是很朴素。但是这样人格的美,你见到他你就忘不了他,也不知道什么原因,你追求原因的时候你找不到,总之就还想去看看他。这个时候我想将来我们美容公司都要学学这个理念哦!以后美容做到精神内部去,“充实之谓美”。那么充实之后呢?什么叫大呢?“充实而有光辉”,那个充实,人格的魅力已经开始有一点显露了。但是显露再进一步增加就是光辉了,这个光辉可以照耀人,这个可以照耀人就是不但感受到人格的魅力,而且你接触他以后,确实能让我们的心变得明亮。我知道我将来努力的方向,我知道我现在的问题,面对这样一种真实内涵的人,他不断去充实不断去由内而外散发这种力量以后,他对外在就有一种感召,这种感召是别人自然而然就意识到了,不是我们苦口婆心说:你这个问题一定要改,不能再这样下去了,学佛这么久了,习气还那么重。其实,人家心里在想:你的习气不比谁重呢,你还说我?(众笑)这个叫什么呢?这个叫“命令”。道德是不会下达命令的,道德就是很自然的,自然而然就是如是,他不会下达命令。下达命令的时候,就是说明我们没有德,我们靠什么呢?靠一种“势”。什么“势”呢?我学佛比你多了十年,早了十年;我岁数一大把了;我走过的桥都比你走过的路都要长……(众笑)是不是势啊?(同学:那就是他给自己先安立了一个位,利用这个位去……)是。他自己一定要有累积,他一定要有资本,人慢一定要有资本,他一定要有慢的资本,有势力。这种势力靠的是一种势来压,这种势就是压迫。你想,这样做怎么对,到最后人家被压得苦的不得了,不得不做了,那人家也是迫不得已,看着你的面子,给你点面子。

  好,这种光辉,大人就是这样子。大人你找不到他的形象到底是什么?但是你好像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你自己就改变了。所以你想去回馈一下,都找不到给谁回馈,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被利益了。就像师父一样,他营造这个环境,大家在这个环境里面,师父也没跟你接触吧?大家可能在这接触团队都四五年了,师父也没说一句话,然而你对师父感恩戴德,感恩的不得了,不知道师父的恩德到底怎么传递给你的——大象无形。这是光辉,这就是大,大的一种状态。“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”。大之后呢?学员:大而化之之谓圣。“大而化之之谓圣”。大人,他的光辉还是有的,他对人已经开始有一定的影响了,他再继续往后的话变成一种圣人品格的时候,他就开始化育万物了。这个化育万物,中间还是有个区别。大家知道,当我们说有光的时候,往往内在是有一个“明”在的。光明!说是光明,实际上光明这是两个内涵:你内在有明,外在才有光。这个灯,它是明的,才能把光给射出来。我们人也是一样,内在人不明,它的光是没有的。内在我们越来越明,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”。智慧是一种光,明是内在的一种德。这种明明德,不断开显的时候,我们对外在的光的一种摄受就产生出来了,那就是清明。但是这时候,你还发现有个光源,所以近者他感受的就多,远者感受的就少。可是圣者就不是,圣者他和天地能够天地相合的时候,他才化育万物。他育万物的时候没有亲疏,没有远近。所有的时间、空间的概念,在圣人那就消失了。所以圣者他所沉淀的经典才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,他对后世的恩泽一点都不比当时少,这个没法用时间去衡量。今天我们再去读《论语》,再去读佛经的时候,佛对我们的饶益是一样的。这个没办法用空间和时间去衡量他,这就是圣者,圣者就化育万物。

  圣之后还有一个境界,那就是神了,叫“圣而不可知”。圣啊,我们会知道说还有个孔子,还有佛这些圣者的存在。神——“神圣而不可知之”为神。这个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,我们描述一个人的时候就会:神不知鬼不觉,这人真神了,非常神奇,诸如此类。这是我们对于没办法琢磨的事情、不可思议的事情所用的一个词来去描述它。所以,神如果流传到民间的信仰的话,神就变成了一种鬼神,它是一种有情。有善神还有一些恶神,有神还有仙,类似这些。在我们的世间的文化里边,往往认为的神在佛法里面讲都是一种有情。实际上严格来讲,我们这儿可以看到,神在儒家的境界里边,他就是人格圆满到极致的状态。如果说《大学》里边讲:“止于至善”,问那个至善是什么的话,至少在孟子这儿,我们知道肯定就是最高的一个境界,那就是神,不可知,圣而不可知的状态就是一个神。

  有这样一个状态以后,大家可以看到:孟子他在对生命体验不断提升了以后,也提出这样一个次第来。这样一个次第,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内涵上来讲的话是一以贯之的。不可能会出现说你可欲是一件事情,有诸己就变成另外一件事情了;有诸已是一件事情,充实就变成另外一件事情了,不可能的。它必须是刚开始就安立他所追求的目标对象是什么,以后就是一以贯之。这叫什么呢?这就是我们学习《菩提道次第论》中间讲到“共”的时候,那个共的内涵,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。当我们用一以贯之的内涵去贯穿的时候就是共下士、共中士、上士道。请问那个“共”是什么,那个一以贯之的内涵是什么?在佛法里面所认为的那个“善”是什么?(学员:菩提心)菩提心,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?严格来讲的话就是菩提。菩提这件事情可欲,可欲以后人的心就变成一种和善相应的善心所,那个善心所就是菩提心。菩提这件事情是我们所要可欲的,所以菩提这个境界应该是一以贯之的。这个菩提是什么呢?就是觉悟。觉悟是什么呢?就是我们的明德。这件事情是要去需要得到的,因为它给我们生命带来的光芒、喜悦是世间任何事情都没办法比拟的。一旦你体验到了以后,你就希望能够孜孜以求,不断的去给人分享,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充满天地间,这个动力就会源源不断的生发出来。

  这件事情我们回过头来再去看,就是这个“观”的心理状态它所产生的一个过程。这件事情,将来如果我们想去让我们的心绪变得更加稳定,观照、觉照的智慧能够开启的话,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去认知、不断去挖掘我们真正可爱的事情,下决心要去追求它,日常生活中心心念念得去串习它。当这样不断去努力的时候,这个境界就逐渐逐渐的达到了,就是这么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。这是对于“观”的一个理解。

  对于这一块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?

  同学:法师,能不能解释一下“有诸己之谓信”?

  法师:“有诸己之谓信”,不能特别能理解哦?我们举个例子:比如说大家想去成为百万富翁,想去赚钱,我怎么才能让你产生信心呢?

  同学:我自己首先想要成为百万富翁。

  法师:是啊,我自己首先想要成为百万富翁。这件事情要想赚钱,我们肯定要去找富翁探讨探讨经验。不太容易到教室里面去听,找教授去讲怎么致富。“有诸己”,就是这件事情他自己确实体验过了,他自己确实经历过了,他自己确实做到了。他这种对人的建议和参考,所说的每句话对人确实是有参考性的,确实是有价值的。“有诸己”,“诸”就是“之于”。过去文言文里边,“诸”就是“之于”,有之于己。“之”是指什么呢?就是指可欲的对象。可欲的时候,我想得到它但还没得到。但现在通过我们的修持、学习,慢慢慢慢有诸己了,就是那个东西我确实体验到了。有之于己,那件事情我生命里已经开始有了,这种生命的状态就叫信,信德就有了。所以这个“信”,一般从字面意思来讲,是这件事情他容易对人产生信任。他之所以能够对人容易产生信任,很多时候是基于他对自己有信心。我们很多时候对自己有信心,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经验里确实已经经历过成功的体验,这个信心才感受到了。大体上是这样一个意思,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理解?

  同学:比刚才好多了。

  法师:哦,比刚才好多了。还有没有?

  同学:我们说从此岸到彼岸的工具是六度。这个观和六度的关系是怎样的?

心经讲记——《法性基础》之四

  法师:观和六度的关系?因为我们现在学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主要讲的就是般若度。般若这件事情,传统的说法,般若就像人的眼睛一样,六度就像人的言行一样。有眼睛,或者说有思想去指导人的言和行。所以五度,都要通过般若度来摄持、来观照,五度才能真的度过去,不然我们就度不过去。我们说的度,一定是到达彼岸,所以如果没有智慧去摄持的话,五度不能称之为度。笼统上是这么讲,实际上我们也知道般若肯定离开五度的。不可能不做任何事情,不做前五度,就在那儿行个般若度,那是不可能的。观自在菩萨那时有三十二应化身,他在行什么度呢?内涵上来讲是在行般若度,但形式上在行前五度,他没有离开这个形式。所以这个里边,它只是我们在认识这个事情时,将六度分为两大方面:前五度和般若度,或者叫福德分和智慧分。实际上,这两个是不一不二的关系,不能说是一个,也不能说是二,它是吻合在一起的。

  同学:这个观和《广论》上士道止观中的观有什么区别?

  法师:这个我们学到上士道止观再说。上士道,将来在学到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时候会谈到这个观,这中间有没有区别?在这我简单的回应下:一般来讲,现在我们的世界里边,人处于散心的时候,或许我们通过学习佛法,会发现有很多名言的安立,会有很多所缘的境界,这个只是我们现在的一种状态导致的。随着我们不断修持,学习佛法的不断深入,随着我们自己践行的不断深入,我们所能体会到的共性的东西会越来越多。所谓共性的东西,就是虽然看起来有那么多的表象,但实际上我们对这些表象背后所共通的内涵,那个东西会体会的越来越深。我们的生命就是通过这样去学习,不是越学越多。一定是通过学习、通过实践,我们对万物的体会是越来越收摄、越来越收摄,到最后收摄到一个点上,那个东西就是我们将来要体验的境界。那个是什么呢?用语言很难表述。但我们古人给它表述了,叫什么呢?叫“一”。请问“一”是什么?这个时候,我们要去给它很多解释,这时候说明我们对“一”是没有体验的,所以用很多名言去安立它。我们通过学习《菩提道次第论》的心理状态也是这样子的,一边学习一边实修的时候,我们对于这个差别相的体认越来越收摄的。到止观的时候,已经开始慢慢快要进入加行道,快要到“见道”了,那个时候应该是慢慢进入“三摩地”的状态里边,那个时候所观的境界,就不再像我们现在那么多了。你还要观“无常”,还要观“三恶趣苦”,还要观“黑白业果”,还要观“四谛”……很多很多行相。那可不是,随着我们自己学习的不断深入,所修持的不断深入的时候,到最后只有一个所缘境,那是什么?大家不回答就对了,就是空性,就是“般若”,以“般若”为直接所缘境。这个时候我们告诉大家有以空性为直接所缘境,你肯定观到断灭空里面,肯定堕到那个陷阱里面去了。如果观有,还可以用空去破他;如果现在观空,用什么去破他呢?用有。对不对?可是你本来就是有,你现在所观的空也是有,请问用什么去破他,你还是说用有?那是不可破的,人到最后就固执的不得了,好像以为自己快要成佛了,(法师笑,众笑)这个不可想象。所以,刚开始我们对它的体验,更多的是从差别相上去体验它,对有的观想越来越细致,这是我们将来趣入共性、空性智慧的时候必然的条件。这时候要观察无差别相,肯定是观不出来的。为什么呢?心太散。

  谈到这一点的时候,最近听到一个说法,因为当时只是一听而过,还没有找那位朋友详细地去考证。他说我们眼睛看东西的时候,大家可以看看,我们眼睛可以分辨很多的物品。分辨出很多的物品是因为:首先我们的眼根,人的眼根比一般的动物的眼根本身就要殊胜,就是要好。有的动物的眼根它只能看到某一个范围的波长,可能比我们人还要窄很多,而且对一些形状、颜色它不是很敏感,这样的话会导致它本身......如果有一天我们有这个神通,你可以跑到小猫、小狗的身体里面,看它的眼睛里面视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?这件事情一定会非常神奇。如果大家感兴趣,谁不妨可以做个试验,看看有没有可能做出来,去看看动物的世界里面,它的世界是什么样子。你会发现,它看待这个世界种种形形色色的事物,它所听到的声音跟我们人会有差别。我现在没有证量,我只能说肯定是有差别的,会有差别的。尽管如此,人看到的波长的范围可能会宽,辨别事物的形状可能会很敏锐。那是因为人的眼睛经常动,有比较,有比较才有鉴别。很多概念也是这样,为什么我们这样去对比呢?因为不对比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内涵是什么?一对比发现这个内涵是什么。一个人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呢,你自己肯定是判断不出来的。来一个比你高一点的人你就是矮,来一个比你矮的人你就是高。我平常以为我的个子还挺高的,有一次见到一个朋友,两米多,哎呀,自卑,自卑得不得了。这就是差别相,一差别对比出来的,眼睛也是一样。据那个说法来讲的话,人的眼睛如果长时间盯着一点的时候,一直盯着一点的时候,到最后这一点就融化了,就是那一点你就看不着了。

  学员:变成无数的点。

  法师:变成无数的点,(法师笑,众笑)如果变成无数的点,那就是什么呢?叫一花一世界、一叶一菩提,类似啊。我们不妨认为这样的一种状态有点像空性的境界。长时间专注于所缘的时候,我们所听的声音也是一样,你要长时间没有这样变化的时候,那个声音你就听不到了。眼睛也是一样,长时间去看单一色调的时候,那个东西就看不到了。这就是照见五蕴皆空,有一点点类似这样一种状态。长时间心依于所缘的时候,我们平常的执取,这种执取大家知道,前面都是一种假象,这种假象是因为有时候是我们的对比产生的。所以我们的好恶也是一样,本来我对这件事情挺喜欢的,对这个人啊事啊,觉得挺好的,结果你换一个环境,一对比,发现这什么也不是。这件事情本来自己做得挺好的,结果你发现别人比自己做得更好的时候,你发现自己做得什么也不是,心理状态一下就没有了。所以你说那件事情的好和坏的标准,你能说它是很实在的,就是那样的吗?这是因为我们的比较产生的,这种比较它有一种虚幻性,有一种欺骗性在里边,这个东西是不可信的。好,对这样几个问题,我简单这样做一个回应。

  那么下面我们接着看第二个词,叫“自在”。大家知道,我们“观”之后的结果就是自在。因为内心有定之后,观出来以后,慧就启发出来了。这个慧启发出来以后,那种障碍性就消除了。障碍性消除,就是那种种种的执取,本来这个东西我们认为是困难,本来这个境界你以为是跨不过去,其实这只是我们的一种执取。这种执取,当人的内心慢慢平静的时候,一种智慧涌现的时候,他会发现这算不了什么,这件事情就跨过去了。人在心情非常急躁的时候,认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,可能在心平静的时候,发现其实这件事情算不了什么。所以这种自在,也是因为这样一种慧出现以后,这种障碍性消除以后,他所体现的一种境界,就是自在。简单地讲,是这么一个状态。而现在我们再可以看看,我要问一个问题:问一下我们现在,大家认为说大家自在么?

  学员A:不自在。

  法师:不自在啊?为什么呢?

  学员A:还要吃饭、睡觉。

  法师:还要吃饭、睡觉。(法师笑,众笑)哎呀,自在就不吃饭、睡觉了?

  学员A:因为你饿的时候……比如你现在不想吃,但是你又不得不吃。如果想干别的时候,但是我困了,我就不得不睡。

  学员B:那你变成一棵树一样就好了。(众笑)

  法师:树也得吃饭啊。所以这个自在就是,你的意思是,人不需要吃饭,对不对?

  学员B:是说,连吃饭和睡觉都不需要的时候,才叫自在。

  法师:对啊,这是个很好的理解啊。你还要吃饭还要睡觉,你的自在体现在什么地方啊?肯定不自在,对不对?人肯定是依赖于物质生活,就说明我们的生命是依赖于物质生活的,没有物质马上生命就没了,你能说生命自在吗?当然不能说生命是自在的。那个境界说是不吃饭不睡觉,听起来好像很难,实际上我们学过《五蕴论》就知道了,禅定的境界,二禅天以上就可以了。初禅天的时侯就不需要吃饭了,还需要睡觉吗,他一天到晚在禅定里边还需要睡觉吗,肯定不需要睡觉了。可能到四禅天的时侯呼吸都不需要了。所以你这不吃饭不睡觉其实还是浅的,你还要呼吸呢,我们还需要依赖于空气呢,很实在啊。我们对于我们这个色身本身,对于物质的依赖性导致了我们身体首先不自在,这个理解我们是可以接受的,还有没有?

  学员B:心念不自在。

  法师:心念不自在。

  学员B:因为我不想它还会起来,想控制还控制不了它。

  法师:你刚才发言是不是不可控制?(众笑)

  学员B:是因为你突然问这个问题,所以我自然就有回应。

  法师:现在大家笑是不是不可控制?(法师笑)不可控制哦!

  这件事情啊,所以这个可以理解吧,心念你控制不了,怎么想你控制不了,所以心也不自在了,没有问题吧?没有啊!好,这都是我们的不自在,身心都不自在,就是自己没有办法做主,

  法师:哎,妙妙,你把门推一下,稍微透一下气。

  (另外一位同学去开门)

  法师:好好,请坐。好,我们就刚才这个场景来看一看。哎!你怎么称呼?你叫什么?

  学员:王彦。

  法师:王彦是吧,王彦,刚才我让妙妙去开门,你为什么去开门了呢?

  学员:无所谓,只要把它开开就可以了。

  法师:啊!无论谁开都没有关系,你离得比较近,所以你就开了,你自在吗?在这个过程中间。

  学员:自在!

  法师:你很自在吗?(法师笑)

  学员:我觉得我挺自在的!(众笑)

  法师:我们换个场景,比如说刚才我让王严去开门,结果你就开了,你认为你自在吗?

  学员:没考虑这个问题。(众笑)

  法师:这个问题没有考虑过,大家觉得这个过程自在吗?如果按刚才的说法肯定是不自在的,为什么呢?他之所以开门,是因为我请他开门,所以他就开门了。因为我这个信息发出来,他才做,所以因在我这儿,你当然不自在了。

  法师:好,现在你能不能把自己抬起来?

  学员:不行。

  法师:啊,不行啊,也做不到。我让你把自己抬起来的时侯,你做不到。

  学员:倒立。

  法师:倒立?(法师笑)你做不到,这件事情你自在不自在?也不自在。别人让我们做一件事情,无论我们做还是没有做,大家知道这种状态,如果我们不去辨析的话,其实这种心里状态都是不自在的。如果是这样子的话,大家想想看,我们生活中什么场景能够自在,有没有可以自在的状态?没有吧?人生活得也太憋屈了吧,没有一件事可以自己做主的。

  学员:自由。

  法师:自由啊?这件事情我们回过头去看,其实这个自在是我们观之后产生的,那是离我们现在还很遥远。如果我们现在体会不到什么是自在,而且做不到,将来是不可能做到的。现在是肯定可以做到的,但是这种自在的状态是一种什么状态?比如说刚才举的去开门这件事情,我如果请王严来开门,他就去做了。原因在我这儿的时候,这个行动我们不能说他是自在的。那么在这种场合里,什么才可以转化成他的自在呢?他愿意,对不对?其实我应该征求一下,你愿意不愿意开一下门啊?好,你说愿意,好,那现在请你开下门,你说可以。

  学员:那太不自在,太麻烦了。(众笑)

  法师:这是开门这件事很简单,对不对,你以为很麻烦。生活中有很多事情,这个麻烦是有必要的,必须要这么麻烦。大家看似这件事情很简单,实际上意味着我们自在和不自在的一种状态的转换,自主还是被动的一个状态的转换。生活中为什么我们有很多的怨言,怨天尤人的状况,大部分产生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?——因为我们生命是不自在的,我们做的很多事情是没有经过抉择的。我做了,是因为他让我做了,我做了是因为环境逼迫我这样做了,所以到最后的结果,我会认为说原因是在对方身上,原因在环境身上。如果你不逼迫我的话,我怎么可能会做这件事情呢,如果他不让我做的话,我怎么可能会有这段的经历呢。大家想想看,这件事情就变成,到最后深入骨髓的观念里面,我们是已经承许了我们生命是做不了主的,是别人在主宰我们。别人在主宰我们的时候,这时候我们对于任何的一个结果,你要找原因的时候,原因都在别人身上,我们是不可能认识自己的问题的。但是就很简单的刚才这开门这件事情,王严也可以不开,因为他还没有搞清楚我的意图是什么。我现在已经感冒了,当然我不希望开门,(法师笑,众笑)而且开门的话,他开的是那个门,透气是透到后头的。(法师笑)

  (学员去关门)

  关上了。(法师笑,众笑)现在比较清楚意图了。这件事情肯定是你自在的吧?比刚才自在吧?(法师笑,众笑)算是比最初我请你去关门的时候要自在些吧?这个时候应该是自主的。就这件事情,我们认识到意图以后,你自己做的一个决断,我要去开门,我要去关门,这件事情是我决定要去做的,这跟别人就没有关系了。那个时候你就有选择的权利,在我们有了选择权利的时候,你要把握好自己的选择权利。我说这句话,如果你不开的话,我是不能说任何话的,我能把你怎么样,我又不是你单位里的领导,我又不可能降你的职,我又不可能影响你现实生活中任何东西,产生不了任何影响。顶多我只能说:我和你缘份不是太好。(法师笑,众笑)以后的话,我上课的时候少看他两眼就是了。(法师笑,众笑)顶多如此。你也可以考虑:“如果是这样的话,我看这法师的水平也不怎么的,如果他真的因为这件事对我有成见,那我也认了。你不看我我还不想来听课呢。”(法师笑,众笑)对不对?这件事情我们可以抉择,但是想想看,抉择的一清二楚:这件事我可以做也可以不做,我做的原因是什么,我不做的原因又是什么,最后决定要做,那就是我自己的事情。以前师父布置任务时也是这样子,某某你去做这件事情,那都是不敢问二话,马上就去做的。做了半天,哎,为什么做这件事啊,这件事做的用意在什么地方,该怎么做啊?之前该互动的时候当时没有互动,其实可以稍微问一下,给师父一个回应,说这件事怎么样怎么样,有这么一个回应以后,基本上后面在做的时候我可以去做个决定。当然一般的情况下,都不是什么大事情,师父让你做你就去做了。其实事情都很简单,但是抉择的心理路程和结构都是一致的。如果小事情我们不能够学会去抉择的话,大事情基本上你也就抉择不了,习气就是这样子。小事情上我们去抉择,这件事情我要去主动。我既然答应师父要做这件事情,那是我自己做的决定我要去做的。所以事情如果没有办好,出了什么事情,这是我要承担责任的。因为我已经答应要去做了,在这之前,我可以不去做,但是一般情况下,不敢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是师父。如果不答应那还得了!我就会有些顾虑和担忧,如果不答应的话以后还有没有这个机会啊,如果我不答应的话,是不是师父对我会有意见啊。会说:这家伙也不听话。会有很多的担心顾虑。这些担心和顾虑让自己的言行不能自主,所以师父布置这件事情以后,自己马上就会去做,而做的很多时候没办法去灵活自由互动的原因,就在于自己把那个主动性给放弃了。主动性放弃以后,看似我在答应师父做这件事,实际上我们没有抉择的时候,这中间是会有怨言的,什么怨言呢?这件事情做着做着做不通了,或者发现这件事情师父没有交待,那时候你会说:师父您当时布置的时候告诉我的时候,应该知道我的根机,你应该知道我心里的状态,你应该提醒我几句啊,这件事情不就做的成功了吗?说明师父的智慧不怎么高。(法师笑,众笑)这中间我们再去尝试一下,会不会有不可避免的那种心理状态?我这只是举一个例子。

  现实生活中,大家去跟人我互动的过程中,跟领导、跟同事、跟朋友之间互动的时候,会不会出现同样的状况?这都是我们生命的主动性没有开启出来。所以一般情况下,这种状态是很让人担心,很让人顾虑的。好多时候不太敢交给人去做的原因在于,他自己没有把这件事明细地去抉择的时候,转化成自己要去做的事情,我决定要去做的事情,这件事情就放心了。主动性一旦发挥出来以后,他就会想方设法要把这件事做好它,如果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的话,很多时候就变成应付了。这种应付,最后这件事能过去就可以了。表明了最初的一种抉择没有抉择清楚。小事是这样子,包括我们现在学习佛法了,抉择善知识、抉择道场乃至于我们在不同的宗教信仰里去抉择,或者在以后自己的人生路上去抉择,不同样都是这样的问题吗。有的人经常会说:法师我想出家,可是父母不让。父母不让?法师出家有几位父母是……(众笑)说:孩子你出家了真好,你好好学佛啊,将来好好去弘法啊。至少我没有见到几位父母是这样的状态。正是因为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困难,有人的否定,这些障碍恰恰去考验我们的抉择,这件事情你到底为什么去做。如果面对困难、面对否定,你还选择坚持的话,那说明这件事情是我们自主、自在的,这状态是自在的。我们的自主性就发挥出来了,所以后果如何,我们自己要承担责任。现在父母让你出家,完了,后面就很危险啊。这是父母让你出家的,结果发现,这不是我想要的,出家没有那么好,父母你当时让我出家真是不好,最后你又反悔了。这件事情真的是说不清道不明,到底问题在什么地方,一锅粥。这个状态说明生命不自在,这种自在,在我们生活中它是可以有所体现的。

  那么关于这种自在、自主性,用另外的词讲它就是活力和创造力,这种自在性、自主性跟它的活力和创造力有很大的关系。我们现在都在追求成功,但是现在成功越来越难了。大家知道,各行各业要想有一点成功那是越来越难了。原因在什么地方呢?因为我们的生命缺少了自主性,缺少了活力,缺少了创造性。创造性、自主性、活力,这是学不来的,必须要自己去生发出来的。那么这一点怎样去生发,我想下节课再和大家具体分享。今天我们简单地把“观”和“自在”作了这么一个介绍。

  今天是周一,周五寺里有法会,下节课我们就暂停一次,然后再下一节课我们可以继续接着这句话和大家分享。到这以后,前面我们已经把经题和大家作了一个介绍,我想因为我们参考了很多我们文化的一些内容,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比较多,现在也没有让大家去分享,各个组或者同学自己可以把过去这三节课,主要针对经题的这三节课,大家去复习一下。这周五刚好不上课,可以写一写自己的心得,或者自己的一些体会以及一些问题,我们按照第一次作业来看,还是按照作业系统来交,到时候我会按系统给大家一个评分。

  好,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初识佛法

  • 佛学课本

  • 佛光教科书

版权所有:楞严经快诵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