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
2005年冬于新加坡“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研讨会”
本次研讨会主题为“汉传佛教的修行次第”,这是当今教界亟待厘清的现实问题。在多年弘法过程中,我深切感到,许多人虽学佛日久,但对修学基本理路仍混沌无知。原因何在?正是不得要领、不明次第所致。
佛教宗派众多,卷帙浩繁。在万余卷三藏典籍中,什么才是核心,哪些才是纲领?人们或是不明就里,或是执此废彼,真正对之了然于胸者百无一人。如是,盲修瞎练也就在所难免。还有些人,虽在念佛、禅修等法门中获得相应体证,但对佛法缺乏系统认识,多半滞留于某个程度无法深入。须知,仅仅得到一定禅修体验,或念佛念得稍有轻安,离成佛尚有天地之遥。怎样断除烦恼?怎样契入空性?怎样圆满佛菩萨具备的品质?都是修学路上必须逐一攻克的堡垒。那么,又该从何处着手进行呢?
首先应当认识,一个完整的修学体系须包含哪些核心要素。换言之,把握这些要素,也就把握了佛法要领和修学方向。否则,动辄八万四千法门,委实让初入门者无所适从,望而生畏。
其次需要了解,修学佛法到底要遵循怎样的次第。不然,即使学到一些理论,却不知其在整个修学过程所处的位置,不知各修学环节的递进关系,也难以有效运用。
此外还应明确,每个步骤该如何运用于实践。若不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,即使具备前两个条件,还是难免落于空谈,流于教条。
我感觉,对于佛法核心要素、修学次第、实践方法的模糊和缺失,恰是目前多数学人修行不得力的关键所在。当然,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决非易事。佛法浩瀚,不仅有南传、汉传、藏传三大体系,每一体系还有众多宗派和分支。各宗各派,多有自身相对独立的修学建构。若另立一个法门,另建一种次第,充其量是在八万四千法门外再增加一个,成为八万四千零一个法门、零一种次第,未必有多少实际意义。
基于此,我们需要探讨的核心要素和修行次第,应与任何一宗不存在冲突,并适用于一切法门的修学。就像电脑的操作系统,必须具有良好的兼容性,才能运行种种软件,开展种种工作。若将不同宗派和修行法门比作软件的话,那么,佛法的核心要素、修行次第和实践方法就像计算机的操作系统。若是系统自身存在漏洞,不仅会影响软件运行,更将导致系统的整体崩溃。因而,建立一套完善、实用的系统,是佛教能否健康发展的命脉所在,也是我们这代佛子责无旁贷的使命。
一、佛法的核心要素
佛教各大语系及宗派皆有自身相对独立的修学建构,但万变不离其宗,其中仍有着共同的核心要素。唯有把握这些核心,才能更好地理解各宗修行。那么,佛法的核心要素又是哪些?我觉得,正是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和止观。
我们不妨考察一下:哪个法门的修学可以绕开这五点?或许有人会问,为何不是其他?也不是四点或六点?原因有二:其一,作为核心要素,须统摄一切佛法。其二,作为核心要素,既应适用于一切宗派,又毋须太多,否则便不成其为核心了。
为什么说,这五大要素能统摄一切佛法呢?佛法有解脱道和菩萨道之分,一切宗派、法门非此即彼。解脱道的修行目标,是开发无漏智慧,契入空性,证得涅槃,成就解脱。菩萨道的修行目标,是圆满佛陀智慧、慈悲的品质,从而解除惑业,得大自在。由此修行目标,就锁定了抵达目标的必要条件。
1、解脱道的修行
于解脱道修行而言,首先应对解脱道的目标及方法具足信心,相信解脱对人生的重大意义,相信依法修行必能解脱。若缺乏这种信心,修行从何谈起?皈依,正是对解脱的目标(佛)、解脱道的方法(法)及引导我们走向解脱的老师(僧)生起信心,并通过如法仪式与之建立信赖、依存的密切关系,全身心归投依靠。当我们在诸佛菩萨前发愿“尽形寿皈依佛、尽形寿皈依法、尽形寿皈依僧”时,就意味着这种关系的确立。
但仅仅相信还不够,进而,还须生起希求意愿,也就是发出离心。凡夫的生命,或是随妄流漂浮,或是被环境左右,盲目而不能自主。出离心的发起,代表着生命自觉的选择。它不仅是解脱道修行的开始,也贯穿于整个修行过程,直至解脱,才是对出离心的彻底完成。
那么,又是什么在束缚我们,使我们不得自在,不得解脱?那就是惑业,是无尽生命中积累的惑业妄流。受持戒律,正是止息这一妄流的关键。戒,有防非止恶之义,即止息不善行为,如不杀、不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等,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规范,降伏烦恼,止息妄流相续。
但止息不等于断除,事实上,妄流的力量仍在,贪嗔痴烦恼仍在,只是得不到活动机会而暂时进入潜伏期。正见,才是断除惑业的真正利器。正见,有世间正见及出世间正见之分。通过闻思经教,能获得世间正见,获得辨别真妄、邪正的能力。唯有了知何为真妄、何为邪正,才能在修行过程中如理取舍,断惑证真。
然而,闻思正见是知识性、观念性的,和无始以来的生命妄流相比,其力量仍难以匹敌。这就必须借助止观,将闻思正见落实于心行,契入空性,引发无漏正见。如是,方能截断众流,彻底铲除惑业之根,证得涅槃,成就解脱。
2、菩萨道的修行
菩萨道的修行,同样要对佛果及菩萨道的修行方法生起信心,相信成就佛陀品质对于生命的无上价值,同时也相信,通过菩萨道的修行必能帮助我们成就这一品质。这是菩萨道行者必须具备的信念。皈依,就是对菩萨道的目标(佛)、修习菩萨道的方法(法)及能引导我们走向无上菩提的老师(僧)生起信心,并通过如法仪式,身心归投,至诚依靠。
由仰慕佛陀的崇高品质,相信菩萨精神的伟大,而心向往之,发起殷切的菩提心。依《瑜伽师地论》定义,此心是希望自己“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”,并“能作有情一切义利”。菩提心包含自觉、利他的内涵,这正是佛陀成就悲智两大品质的心行基础,自觉来自智慧,利他乃因慈悲。
要言之,菩萨道修行不外两大任务:一是舍凡夫心,一是成就佛陀品质。初发心菩萨,当如何着手进行?这就需要受菩萨戒,修菩萨行。菩萨行的内容不外六度,又分方便与慧两部分。前五度为方便,依此成就佛陀的慈悲品质;第六度为慧,依闻思大乘经教,树立正见而引发。《菩提道次第论》云:“方便与慧,成佛缺一不可”。说明唯有借助方便与慧的修行,才能圆成佛陀所具足的悲智二种品质。若忽略慈悲的修习,将落入二乘;而不成就正见,则无法舍去凡夫心。
慈悲与慧的修习,都离不开止观。依寂天菩萨“自他相换”或阿底峡尊者“七因果”的观修,可以培养慈悲品质;依唯识或中观正见的观修,则能成就无漏智慧。菩萨道的修行,正是通过止观不断长养慈悲、智慧,最终圆满佛陀的品质。
由此可见,无论从解脱道还是菩萨道的修行来说,五大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,缺失任何一点,必将成为修学障碍,乃至影响佛教的健康发展。明确这些核心,我们就能了解一个完整修学体系所应具备的基本内容,从而检讨自身修行是否完备,又该如何补充完善。同时,也能帮助我们化繁为简,直达重点,而不至在修学路上目迷五色,主次不分。此外,还可解决修行中时常出现的偏执现象,或以戒律为一切,或以止观为一切,执著其一而不见佛法。
二、佛法的修学次第
汉传各大宗派多形成于隋唐时期,其时,行人根基较利,教理基础也较扎实。因此,祖师大德在立宗时未将重点放在基础建设上,而着重阐扬圆顿思想,以使上根利智者当下直契本心,立地成佛。如今时值末法,众生根机浅薄,圆顿法门对多数人而言,犹如天边云彩,可望而不可及。所以,认识修学共同基础、建构大众化的修学次第,是教界的当务之急。
前面谈到佛法的核心要素,事实上,探讨修学次第同样离不开这些内容。内容相同,重点和意义却不同。探讨修学次第,关键是要认识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、止观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。
学佛首先要皈依。皈依,是佛法的根本,不皈依或不重视皈依,修学便如无本之木;皈依,又是信仰的根本,对三宝是否产生依赖,对三藏教法能否信受奉行,都取决于皈依的深浅程度。因为皈依三宝,所以才能发心、持戒、闻思经教、树立正见、修习止观。否则的话,这一切就无从谈起。
然后还要发心。发心,是对三宝具备的品质生起希求。如果没有这份见贤思齐的希求之心,就算不上真正的佛教徒。因为这份希求,生命才会有目标,修行才会有动力。所以,皈依后必须发心,在此基础上,才能进一步修习戒律、正见、止观。发心是修行的根本,如果心发错了,不论做什么,都与修行了不相干。
戒律为三学之首,也是定慧之基,所谓由戒生定,依定发慧。因此,皈依、发心之后还要受戒、持戒,这是佛法修行的常规。依佛制,比丘应“五年学戒,不离依止”,并在律中规定,未学戒之前不可学习毗昙。这都充分说明,受持戒律是树立正见、修习止观的必备前提。
正见与止观,则是实践佛法的关键。正见是止观的眼目,而止观则是将正见落实于心行的技术,两者相辅相成。若无正见指导,修习止观往往不得其门而入;而没有止观印证的知见,又易落入玄谈的误区。从修学次第看,应先学正见,再修止观。如四法行的修习,依次为亲近善知识、听闻正法、如理作意、法随法行,也说明了这一点。依正见修行,还能帮助我们纠正心行中的所有偏差。否则,皈依可能会落入迷信,发心可能会夹带杂质,持戒可能会流于形式,而止观则可能劳而无功。
虽然这五个环节是依次深入的,但并不是说,皈依完成后才开始发心,也不意味着发心后就无须修习皈依。事实上,五个环节皆须解脱或成佛乃能究竟圆满。因而,这一次第所代表的,只是每个修学阶段的重点。因皈依而有发心,但发心又是对皈依的深化,故在发心过程中还应继续修习皈依,其他也是同样。所以,它们又是相互融摄的。但基本次第不能违越,否则,修行同样会出现问题。
有些人直接从止观禅修入手,认为学教是入海数沙,徒劳无益。但没有正见指引,究竟修什么?究竟证什么?究竟解决什么?就像进入车站,尚不知自己要前往何方,就冒然登上同样不知去向何方的车。结果坐了几年,甚至几十年,仍是混混沌沌,不知所终。
有些人直接从学教入手,但大经大论读多了,往往对律仪行持等规范不再重视。而没有戒律的防范和守护,仅依意识层面建立的闻思知见,是没有力量降服烦恼习气的。
有些人直接从持戒入手,这固然重要,但若没有正确发心,不清楚持戒的意义,持戒会变得异常艰难。如果没有出离心,只是被动抵制五欲六尘,难度系数会很大。因为凡夫心是有粘性的,碰到哪里就粘到哪里,须内外结合,才能增加对治力度。而没有菩提心的话,持菩萨戒也会困难重重,因为凡夫关心的是“我”和“我的一切”,没有推己及人的悲心,怎能义无反顾地利益众生?
同样,若对三宝没有矢志不移的皈依之心,发心也难以长久保持。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力量从哪里来?正是从对三宝的向往和信心而来。因为我们向往解脱,也相信自己能象佛陀那样成就解脱,所以发出离心,断我法执;因为我们向往成佛,也相信自己能象佛陀那样圆成佛果,所以发菩提心,成无上道。
了解修学次第,可以帮助我们安立一条循序渐进的学佛之路,明确各个环节的重点,认识彼此相互增上的原因。当修行进入某一阶段时,自己能清楚地知道,这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,对之前的修学能有什么提高,对之后的修学又该奠定什么基础。同时,还能帮助我们检验并纠正不按次第修学带来的种种问题。
而次第中的前三个环节,即皈依、发心、戒律,又是修学任何法门绕不开的共同基础。因为见和止观多有宗派特点,如见有唯识、天台、中观之别,禅修的用心方法亦不尽相同。若将见和止观比作不同的专业门类,那么皈依、发心、戒律就是选择专业前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。基础扎实了,才有能力深入专业领域。
这些话听来似乎是老生常谈,不必特别强调,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却不容乐观。从佛学院教学来看,学僧们学了各宗教理,但就是用不起来,甚至信仰淡化,道念退失。在家信徒也存在类似情况,尽管读了很多经论,却不重视修学基础,以为皈依太粗浅,发心没深度,戒律已过时。结果呢?说起来头头是道,做起来一无是处。如果说学教理的多流于玄谈,那么重实修的又如何呢?无论念佛还是坐禅,真正修得相应者同样罕见。多数只是在稀里糊涂地念着,昏昏沉沉地坐着。玄谈和盲修,表面看来似乎是不相干的两个极端。但问题症结却在一处,那就是绕开了不该绕开的核心,缺失了不该缺失的基础。
三、五大要素的实践
那么,如何遵循这些核心要素来完成佛道修行?换言之,如何将每个要素落到实处?下面,分别就各项修学重点和存在问题作简要说明。
1、皈依
佛法无边,入门处却是唯一,即皈依三宝。作为修学开端,我们怎样由此入手,不断深化,最终由自身完成三宝品质?
首先,是考察动机。皈依动机是否正确?是否为解脱轮回、为成佛做祖而皈依三宝?若只为求人天福报、平安顺遂而皈依,虽也能得到诸佛护佑,但只能结下一些善缘,与修行、改造生命了不相干。事实上,这种信仰往往带有迷信、盲信的成分,不能算作正信佛子。
其二,是获得皈依体。皈依时是否真诚?是否对皈依对象具足信心?是否对皈依抵达的目标充满向往?是否发自内心地宣誓:以三宝为身心依怙、以佛法解决生命问题并以此帮助大众?如果皈依时发心不正确,或皈依仪式不如法,皆不能得到皈依体。
其三,是守护皈依体。得到皈依体,并非一劳永逸,还须日后悉心守护。尤其不能违背皈依时的誓言,那就是“皈依佛,终不皈依天魔外道;皈依法,终不皈依外道典籍;皈依僧,终不皈依外道邪众”。若有违越,便会破失皈依体。
其四,是修习并强化皈依。任何心念或技能,皆须长期重复、熏习才能得到强化,皈依也不例外,决非一次仪式即可大功告成。所以,皈依后还须日日修习,时时忆念,以此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。否则,其分量自然会慢慢减弱,乃至被其他取而代之。今年以来,我在各地大力推广皈依修习,并编写了以修习皈依为中心的,包括发心、忏悔、供养、观察修、安住修、发愿、回向等内容的共修仪规,既可作为个人的日常功课,也可作为寺院带领信众共修的常规宗教生活。
我们对三宝的信任有多少,皈依之心就会有多强,相应的,佛法对我们产生的作用就会有多大。所以说,修行能否成就,能否完成预期目标,首先取决于皈依的质量。
2、发心
无论是否学佛,也无论做些什么,都离不开发心,区别只在于发什么样的心。无始以来,我们所发的是凡夫心,是贪嗔痴,由此造就现今的凡夫品质。当我们认识到凡夫心给生命带来的过患,不愿再沉沦于这样的人生,就要以正确发心进行对治。
正确发心有二,一是出离心,一是菩提心。发什么心修行,最后便会成就什么。此外,若发心过程中产生偏差或夹带杂质,也会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,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。发心代表着生命中的强烈意愿,但刚发时只是一念,须以观察修不断强化,方能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。
声闻行者希求解脱,视世间如牢狱,三界如火宅,片刻不想停留,是为出离心。事实上,出离心若能发得真切、猛利,解脱便已成功一半。为什么现代人修行如此艰难?关键就在于出离心不切。出离心,是对五欲六尘的出离,是对无明烦恼的出离,更是对生死惑业的出离。若出离意愿至强至坚,对世间便不再有所贪恋。如是,建立于执著之上的烦恼亦将随之松动、土崩瓦解。
所以,我们要时常观察并思维轮回之苦,看清自己身处三界不得自在的困境。那样,就会象狱中急切盼望获得自由的人,一旦有机会离开,决不愿在牢笼中多停留一分钟。事实上,我们在轮回中的处境就是如此。一旦认识到这点,对财色名食睡也就无可贪恋了。因为贪恋的结果,只能是继续坐牢。
作为菩萨道行者,同样要发起出离心。不仅如此,菩萨本着对众生的悲心,见其辗转轮回苦海,不忍独自出离,而愿帮助一切有情共同解脱。这种推己及人的悲悯之心,为菩提心,是成就佛陀品质的根本。正如《普贤行愿品》所言:“诸佛如来以大悲为体,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觉。”
菩提心的生起和强化,也要辅以相应的观察修和安住修,如阿底峡尊者的七因果、寂天菩萨的自他相换,省庵大师的《劝发菩提心文》,都是深化菩提心的殊胜教授。除这些心理引导外,还须受持、修习菩提心仪轨,每天昼夜三次念诵思维,不断提醒自己:我要成就的是什么,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。但这不能只是空洞地喊几声口号,那是没什么用的,关键要发自内心地希求,真切无伪地发愿。
3、戒律
戒,为正顺解脱之本,亦为无上菩提之本,通过“此应作、此不应作”的行为规范,为修行提供良好的心灵环境,帮助我们顺利抵达解脱和成佛的目标。
与解脱道和菩萨道修行相对应,戒律也有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之分。别解脱戒,包括在家的五戒、八戒,出家的沙弥戒律、比丘戒等,为解脱道学人的行持标准。其重点在于止,通过远离五欲尘劳、约束行为来止息妄流相续,从而降伏烦恼,趣向解脱。
菩萨戒,则在止持基础上增加了作持,止恶与行善并进。而菩萨戒提倡的六度万行,既是成就无上菩提的资粮,也是瓦解凡夫心的利器:布施可以克服悭贪,持戒可以对治放逸,忍辱可以战胜嗔心。同时,这些善行还是考察菩提心是否成就的标准。当我们修习布施时,是否对自身所有可以毫无保留地施舍?是否对施舍对象没有亲疏远近的分别?是否已不再执著有能布施的我,受布施的他?
菩萨戒主要有梵网、瑜伽两大系统。相比之下,《瑜伽菩萨戒》的开遮更为善巧,故近代太虚大师也曾大力提倡。而《梵网菩萨戒》是大菩萨境界,凡夫行持起来难度较大。在汉传佛教界,菩萨戒被列入三坛大戒之一,故绝大多数出家人都曾受过,即使在家众,受过菩萨戒的也相当可观。这本是可喜现象,但令人担忧的是,尽管那么多人受了菩萨戒,却往往不知菩提心为何物,亦不曾有修习慈悲的习惯,只是形式上的、有名无实的“菩萨”。
有鉴于此,我特别跟据中观、瑜伽二大体系关于菩提心修习的传承,及《菩提道次第论》的菩提心教授编写了受持、修习菩提心的仪轨,并从戒幢佛学研究所的学员们开始传授。菩提心是菩萨戒的灵魂,所以,受持菩萨戒前,应从发菩提心、力行慈悲开始训练,具备相应基础后,再进一步受持菩萨戒。如此,方能切实贯彻菩萨道精神,成为荷担如来家业的真佛子。
4、正见
正见,为八正道之首,是一切法门的指南,也是漫长修行之路的灯塔。因为发心不可能一步到位,持戒不可能马上圆满,包括对皈依的深化,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。在此过程中,正见就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,指导我们纠正心行偏差,剔除其中杂质。
对解脱道修行来说,缘起、业果的正见极其重要。生命是习惯的积累,我们做什么、想什么,未来生命就是什么。所以说,在缘起的世界中,业就是一切。此外,无常见、无我见、空性见,都是修学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。菩萨道的修行同样离不开正见指引,如此,才能将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。凡夫有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之相,就如有限的容器,将心局限其中。唯有空性见才能粉碎这一束缚,使有限回归无限,从而以平等、无我之心利益一切众生,圆满佛果资粮。
那么,如何才能获得并巩固正见?离不开亲近善知识、闻思经教。根据多年教学经验,我认为这个学习过程应该一门深入。现代人往往学得很杂,天台、华严、中观、唯识均有涉猎。若非精力过人,上根利智,这种学习多半浅尝辄止,似乎什么都知道一些,但只是“知道分子”,连系统知识尚未形成,何况正见?我觉得,多数人在一生修学中,只需具足一宗正见即可,或是无常见、无我见,或是唯识见、空性见。将一种武器练习纯熟,得心应手,照样可以杀敌制胜、勇往直前。
但建立于意识层面的闻思正见往往很粗糙,因为人的思维会有很多误区,如何使之趋于精确?一是通过师友间的相互辩论、彼此切磋,使认识中的盲点和问题暴露出来,从而去芜存精,提高纯度。一是通过禅修获得实证,因为佛法精髓无法以语言完全传递,那些不可言说的部分,唯亲证乃得究竟,所谓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
5、止观
止,为禅定异名,梵语奢摩他,又名三摩地,包括有所止和无所止。小乘禅观偏向有所止,即有止的对象。而禅宗及藏传佛教大圆满、大手印的修行,则属于无所止,通过特定方法直接契入空性并将心安住于此。梵语毗婆舍那,汉译为观。包含观照、观想、观察修几个层面。
许多人误读禅宗,将止观的修习片面理解为无分别。我觉得,这是造成禅教对立的主要原因。如是,因为不重经教而缺乏闻思正见,又无善知识把手提携,造成多少禅和子的盲修瞎练。
无分别的禅修,是无修之修,乃无分别智契入空性时的禅修,并非普通禅修者所能把握。因为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极不稳定,且建立于颠倒认识之上。若直接从无分别入手,如何调整错误观念及颠倒心行?所以,必须以有分别的观修为前提,使心从颠倒状态中摆脱出来,乃能进入无分别的禅修。
同时,止的修习也必不可少。止,虽是佛教与外道的共法,却是修观的重要基础。汉传佛教中,观的理论非常丰富,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能实际操作?正是由于长期以来对止的忽略。若能具备止的基础,再以正观照破我法二执,契入空性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了。
除禅宗所说的无分别、无造作的用心之外,有分别的观修也不可或缺,如观察修、观想修,都是很好的修行方式。好就好在,即使没有禅定基础的普通人也能修得起来。可以说,能够正常思维的人就能观察修;具备想像力的人就能观想修。当然,观察修和观想修虽对学人要求不高,但也必须具备相应的闻思正见。如是,才能通过如理思维或观想,安住于正念正知中。对于学习教理者,多运用观察修,通过思维所学法义来调整心行,是非常好的学修结合的方式。
四、结说
综上所述,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、止观不仅是佛法修学的核心要素,也是贯穿始终的修学次第。把握这五大要素,也就把握了由学佛至成佛的关键阶段。同时,它们又象长养万物的大地,是一切修学法门得以确立的共同基础。若能对之引起重视,并真正落实于心行,那么,不论我们学佛的起点是高是低,根基是利是钝,进步是快是慢,都是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终点迈进。这不但对于个人修学意义重大,更是汉传佛教在当今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。
版权所有:楞严经快诵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