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严经快诵网

佛说八大人觉经译文

译者:王智隆

佛说八大人觉经译文

大势至菩萨在楞严法会上听了上述修行已有成就的二十三位佛弟子,谈自己由于修所修法门而得成就的那个圆通法门后,因时节因缘已经成熟,所以就同他一起共修的、分别有著五十二种修行位的无量大菩萨们,同时从座位上站起来,走到世尊跟前,恭敬地跪下去,用顶礼佛足的最高礼节:双手著地,掌心向上,把头磕地于两手之间,表示用自己的双手捧起佛足,高高举过头顶敬礼。礼拜完后,恭敬地向世尊释迦牟尼佛表白自己的修行体会说:

我以清净自在功德神通力,回忆起在无量久远的年代、早在像恒河里沙子那么多的大劫前,有一尊佛,因为佛的大愿及众生根机的成熟,所以显现在世界上,他的名号称为无量光佛。在这整整一个大劫的长时期里,有十二位如来依次出现在世上。第一尊佛就是刚讲过的无量光佛,依次有无边光佛、无碍光佛、无等光佛、智慧光佛、常照光佛、清净光佛、欢喜光佛、解脱光佛、安隐光佛、不思议光佛,而最后一尊佛的名号称为超日月光佛。这位超日月光佛,同前边十一尊佛一样,都亲自教导和传授给我同一个法门,这个法门的名号称为念佛三昧。

现在以两个譬喻来说明念佛法门。第一个譬喻是:譬如有二个人,是亲友关系。有一个人特别关心另一个人,无论何时何地,一直在想念著另一个人;而另一个人却不放在心上。有时他们两人相逢,有时他们两人相见,但由于另一个人没有思念的心,所以即使碰到了,也同没碰到一样,擦肩而过;即使对面看见了,也同陌生人一样,转脸就走。这是比喻佛一直在想念众生,要想度脱众生,而许多众生因为业障太重,智慧太浅,暂时同佛无缘,所以佛也难以度脱他们。倘若这两个人相互忆念,甚至互相间都想得很苦,都想早日见面,见了面后根本不愿再分开,这样的话,直至终生想念,甚至发愿生生世世永不分离,好像影子跟人一样,再也分不开。这是比喻众生由于佛的世世教化,开发了智慧,发愿要最终成佛,所以无论何时何地,两人总不分开。这是第一个以亲友关系作的譬喻。

第二个譬喻是:十方一切如来,怜悯和思念众生,就如同慈母思念自己亲生的子女一样,这是最伟大的母爱,其中丝毫不掺杂任何私心。但是由于子女的愚昧、任性,只想放荡游戏,不想归家同受母子亲情的欢乐,跑得远远地,连个音信也不通,害得老母亲想煞也是枉然。这是比喻佛一直在想念众生,要想度脱众生,而许多众生因为业障太重,智慧太浅,暂时同佛无缘,所以佛也难以度脱他们。倘若子女也因长久流浪在外而思念起自己的母亲,而且思念的心情也同母亲思念子女的心情同样迫切的话,那末母子们终生想念,甚至发愿生生世世永不分离,那末母子们也永不会分开。这是比喻众生由于长久流浪生死,痛苦异常,受到佛的教化后,开发了智慧,发愿要最终成佛。这是以母子关系作比喻,要比上一个譬喻更进一层。

倘若众生的心里一直在忆佛、念佛,表现在行动中也是时时处处口念佛号,身作佛事。这样长期坚持下去,快的话,一年、半年,甚至几个月、半个月,可以见到佛;慢的话,在这一辈子临终的时候也必定能见到佛,离开佛总是不远的。非但如此,也不需要再用其他种种方法或法门,例如去学密、学禅,掐诀念神咒、打坐参话头,只要把一句佛号牢牢溶在心中,无论行住坐卧、无论喜怒哀乐,无论闲暇繁忙、无论得意失宠,心佛永不分离,久而久之,功夫到了,自然就达到密宗的三密相应,禅宗的明心见性的'心开'境界。这情形正好比身上涂抹香料的人会散发出香味一样,这就叫做'香光庄严'啊!这就是以佛的功德香、以佛的功德光来加持到你身上,令你身上也同样有佛的香气和光明,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!

我在菩萨道行道修行时,就是修的念佛法门。以清净的念佛心,得以证到‘无生法忍’。由此‘无生法忍’步步深入,最终成为补处菩萨。依照我的本愿,现在就在娑婆世界,以阿弥陀佛大愿的威力来加被,以我本身菩提愿力作接引,令所有真正发心、具足信愿行的念佛人,都最终归入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清净佛国中去。

世尊!您要是问我:最好选择甚么样的圆通法门,可以使修行人能最迅速、最有效地得到成就。事实上我觉得,最根本的选择就是甚么也不选择。对外,不选六根种种形相(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根相);对内,不取六根种种根性(如见、闻、觉、知等性),只'依'一个清净精明的自性(事实上只是名'依'而已,清净自性早离能所了也),便可把六根统统管住了。以清净的佛号为净念,进一步说,以无杂念为净,以不执念为念,这便是净念。在事相上,时时处处忆念不舍;在理相上,达到寂而常照、照而常寂,这便是相继。能按照这个方法坚持去做的话,一旦功夫到了,自然就进入念佛三昧的正定境界,自然就显示出清净的自性如来,同佛一样,无二无别了。真能这么做到的话,那才叫真正的第一呢!

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注释》

1)大佛顶:指楞严咒,即本经所诵之白伞盖佛顶咒。白伞盖,梵云:悉怛多般怛罗,译作大白伞盖,以譬佛之大悲光明遍覆整个法界。

2)如来:梵语多陀阿伽度,译作如来,佛的十号之一。如者,真如也。乘真如之道,来三界垂化者,是应身如来。

3)密因:如来之果德名秘密藏,入此秘密藏之因行名密因。密者,本经所说之陀罗尼,此非凡小之所能知,故名密,密即因也。又,密因者,为佛菩萨之本地也。佛菩萨之本地秘而人不能明,故云密因。《同义疏》曰:‘真圣利物终不可测,以承佛制不妄漏泄,此圣真因唯圣自证,故云密因,未学之前不可轻说,阴有遗付者,不显称也。’

4)修证:修者,修行、受持也。受持者,受者,接受,无论何时何处,执受不放也;持者,持守,牢牢把握而不放也。故知受持者,非一时一地之功用也,乃精进也。又,执者,兼闻、思双慧也。以闻法、思法之慧,立信极乐、愿往生之德。持者,即修慧也,以闻思双慧为基,行真修实行之行。故知‘受持’一词,闻思修齐备,信愿行具足也。证者,印证也,以佛所说之经教、修法;以佛菩萨或修证有信之祖师、大德认可等,表征自身修行之层次阶位也。

5)了义:对于不了义而言,显了分别说示究竟之实义,谓之了义。了义不了义者,乃方便(不了义)真实(了义)之异名也。《宝积经》云:‘若诸经中有所宣说厌背生死、欣乐涅槃,名不了义;若有宣说生死涅槃二无差别,是名了义。’

6)菩萨:菩萨,梵音‘菩提萨埵’之简称也。‘菩提’为觉,为道。‘萨埵’为有情,为众生。又译作开士、高士、大士等,总名为求佛果之大乘众生,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者也。有自觉、觉他两义:于己,则上求佛道,上求菩提以自觉;于人,则下化众生,以菩提法觉、化众生也。故菩萨者,有觉悟之众生也;能觉悟众生之众生也。

7)万行:万行者,种种之修行也;菩萨万行者,修菩萨道也。菩萨道者,修菩萨六度(布施,持戒,忍辱,精进,禅定,般若)万行,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,圆满自利利他之二利而成佛果之大乘行道。

8)首楞严:新云首楞伽摩,译曰健相、健行、一切事究竟。佛所得三昧之名,万行之总称也。健相者,譬幢旗之坚固也,以譬佛德之坚固,诸魔不能怖也。一切事究竟者,指佛德之究竟也。

9)经:通题也,契经之简称也。佛所说经,上契诸佛所证之理,下契众生所具之机,故称契经。经者,径也,入道之通途也;经者,经纬也,以种种理令万事经纬分明,有条不紊也;经者,常也,历万世而不变之真理也;经者,线也,贯串种种事理以成文者也;经者,摄化也,摄化种种根机众生令入佛道也。复有,涌泉:义味无穷,至心持诵,可得无量义味也;出生:能生妙善,常诵经者,自可依仗经力,化刚为柔,变愚成智,罪灭福生,成就善法也;绳墨:能为世出世间之楷模,犹木匠之绳墨,立定规矩方圆,以楷定正邪也;显示:能示正性,令读诵者因之而开示悟入也。

10)大势至:梵名摩诃那钵,阿弥陀三尊之一,侍于阿弥陀佛之右胁,主佛之智门者。菩萨之大智至一切处,故名大势至。真言以为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。《观无量寿经》曰:‘以智慧光普照一切,令离三途得无上力,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。’《童子教》曰:‘观音为师敬,宝冠戴弥陀;势至为亲孝,顶戴父母骨。’

11)念佛:通常分念佛为四种:一、持名念佛,亦名散心念佛,于日常行住坐卧中,念佛菩萨名号不断也;观像念佛,观佛菩萨像令心摄于一处也;观想念佛,凝心不动,想像诸佛国之境界也;实相念佛,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,中道实相之理也。另有‘定散事理’四种念佛:一、定业念佛,即上述之观像及观想念佛也;二、散业念佛,即上述之称名念佛也;三、有相(事)念佛,即上述之定、散二业念佛也;四、无相(理)念佛,即上述之实相念佛也。而净宗主要倡导者,乃散业之持名念佛也。《往生要集》云:‘明寻常念佛者,此有多种,大分为四:一、定业,谓坐禅入定观佛;二、散业,谓行住坐卧散心念佛;三、有相业,谓或观相好或念名号,偏厌秽土,专求净土;四、无相业,谓虽称念佛欣求净土,而观身土即毕竟空,如幻如梦,即体而空,虽空而有,非有非空,通达此无二,真入第一义空,是名无相业。’

12)圆通:妙智所证之理曰圆通。就所证之理体而言,体性周遍为圆,妙用无碍为通;就能证之行门而言,以觉慧周遍为圆,通入法性为通,谓为圆通。《楞严经》圆通之名目乃据后义,即能证之行门,有二十五种。经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问,陈述各自修证之圆通法门。

13)天竺:印度之古称。《西域记》曰:‘天竺之称,异议纠纷,旧云身毒,或云贤豆,今从正音,宜云印度。’《玄应音义》云:‘竺今作笃,或言身毒,或言贤豆,皆讹也,正言印度,印度名月。一说云,贤豆本名因陀罗婆他那,此云主处,谓天帝也。’

14)沙门:又作娑门、桑门、沙门那,译曰息、息心、静志、净志、乏道、贫道等。新作室摩那弩、舍罗摩弩等,译作功劳、勤息。勤修戒定慧,熄灭贪嗔痴也。原不论外道、佛徒,总为出家之都名。《注维摩经》云:‘肇曰,沙门,出家之都名也,秦言义训勤行,勤行趣涅槃也。’《大经慧远疏》云:‘沙门,此翻为息,息诸恶故。’《法华玄赞》曰:‘沙门息义,以得法故,暂尔宁息,亦息恶也。’《慧苑音义》云:‘沙门此云止息,谓止息一切诸不善法。又曰劬劳,谓修一切劬劳苦行。又曰听闻,谓多闻薰习是常业也。’诸无漏道是沙门性,怀此道者,名曰沙门。

15)般剌密帝:梵僧名,译曰极量,中印度人。唐神龙元年,在广州之制旨道场译《首楞严经》十卷。详见《宋高僧传》二。

16)法王子:佛于法自在,故称法王。《法华经 譬喻品》云:‘我为法王,于法自在。’《维摩诘经》云:‘已于诸法得自在,是故稽首此法王。’又,西藏喇嘛之职位,亦称法王,起自元世祖封八思巴为D法王。菩萨为生育于法王佛陀之家者,故总称曰法王子。经中多称文殊为法王子者,以其为释尊二胁士之上座,助佛教化之第一法子也。《大智度论》云:‘佛为法王,菩萨入法正位乃至十地,故悉名王子,皆任为佛,如文殊也。’

17)同伦:伦者,类也。同伦者,即同类也。《礼记 曲礼下》曰:‘拟人必于其伦’。郑玄注:‘伦,犹类也。’《易》曰:‘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’,故曰‘声气相应’,名为同类。若依《华严》,则有八十四同。此处作同道、同修解,谓为同修佛道之道友也。

18)五十二:五十二者,数也。表势至念佛一门,能摄信等五十二位诸法行故。五十二法行者,一、十信位:信佛是心,信心作佛,即摄十信法行;二、十住位:住在三昧,观佛实相,即摄十住法行;三、十行位:行念佛行,度念佛人,即摄十行法行;四、十向位:回念佛心,向佛心住,即摄十向法行;五、十地位:心地观佛,地如佛地,即摄十地法行;六、等觉位:忆佛念佛,去佛不远,即摄等觉法行;七、妙觉位:心想佛时,是心即佛,即摄妙觉法行。十信乃至十地为五十位,等、妙二觉为二位,共成五十二位也。而此五十二位之菩萨众,则其数无量,皆为大势至菩萨之同伦也。

19)顶礼佛足:五体投地,以吾之顶礼尊者之足,亦称头面礼足,顶礼佛足,以我所尊,敬彼所卑,表敬礼之极。

20)白佛:白,表白,向佛陈说,恭敬发问,表白自心的意思,又赞叹佛的话语,也称为白佛。

21)恒河沙:恒河沙即是指恒河沙数,譬如数量极多。云何以恒河作譬喻耶?一为恒河之沙既细且多;二以恒河为佛出生之地,佛弟子游行之处,尽人皆知故。

22)劫:梵语称劫波,译成‘分别时节’,指不能用年、月、日、时来计算的极长远的时节。或以世界成、住、坏、空一周所须时间为一劫,或以大、中、小时为一劫。小劫者,以人寿八万四千岁起算,每过百年减一岁,直减至人寿十岁,为一减劫,合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;反之,从人寿十岁起,每过百年加一岁,直加至人寿八万四千岁,为一增劫。增劫、减劫都称小劫。十次增减,合二十小劫,为一中劫。四个中劫为一大劫。通常称劫即指大劫,合一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。

23)佛:佛陀之略,译作觉者或智者。觉有觉察、觉悟二义:觉察烦恼,使之不为害,乃一切智也;觉知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,如睡梦之寤,名觉悟,乃一切种智也。觉复有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之义:自觉者,简别于凡夫、外道;觉他者,简别于二乘;觉行圆满者,简别于菩萨。又,经中通常以此称本师释迦牟尼佛。

24)出世:有二解,一、谓如来之出现于世也。无机不兴,根熟则现也。《贤愚经》曰:‘如来出世实复奇特,令一切众生皆获利益。’二、超出世间入于涅槃,亦谓之出世。如《大智度论》曰:‘一人出世,多人蒙庆。’《心地观经》曰:‘诸佛子等应当至心求见一佛及一菩萨,如是名为出世法要。’

25)无量光:十二光佛之一。以佛法身无量,所证一切种智无量,此智所发之光明自亦应无量也。昙鸾大师《赞阿弥陀佛偈》曰:‘智慧光明不可量,故佛又号无量光。有量诸相蒙光晓,是故稽首真实明。’此处直指智慧即光明,智光不二,此光即是真实慧也。又,宋大慧禅师曰:‘只以此光宣妙法,是佛即是此光明,不离是光说是法。’光能宣法,此乃光之用也。故知此无量光一名,既显佛法身(体)之无量,亦显佛光明(相)之无量,更显佛说法功德(用)之无量也。

26)十二如来:阿弥陀佛之光胜于一切诸佛。《无量寿佛经》云:‘阿弥陀佛光明善好,胜于日月之明,千亿万倍,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。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、亦号无边光佛、无碍光佛、无等光佛、亦号智慧光、常照光、清净光、欢喜光、解脱光、安隐光、超日月光、不思议光。’今此十二如来,即彼往昔恒沙劫前之十二如来也。《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》曰:‘是内坐十二曼陀罗大圆镜智宝像,其名曰:一切三达无量光佛、遍觉三明无边光佛、智道三明无碍光佛、六真理智三明无对光佛、色善三明光焰王佛、一觉三明清净光佛、普门三明欢喜光佛、入慧三明智慧光佛、光色三明不断光佛、明达三明难思光佛、五德三明无称光佛、智力三明超日月光佛。’

27)念佛三昧:三昧,梵音,旧称三摩地、三摩提、三摩帝,译言定、正受、调直定、正心行处、息虑凝心、等持、等念、现法乐住等。定者,心定于一处而不动,故曰定;正受者,以正法为规接受所观之法,故曰正受;调直定者,调心之暴、直心之曲、定心之散,故曰调直定;正心行处者,端正心之念流,使合于法之依处,故曰正心行处;息虑凝心者,止息缘虑,凝结心念,故曰息虑凝心;等持者,平等保持心念,故曰等持;等念者,诸佛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,故曰等念;现法乐住者,能现定中之法乐且令住者,故曰现法乐住,乃正受之异名也。《智度论》曰:‘诸行和合,皆名三昧。’《大乘义章》云:‘以心合法,离邪乱,故曰三昧。’《唯识论》曰:‘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,智依为业。’《探玄记》云:‘三昧此云等持,离浮沉,故定慧等,故名等也;心不散,故住一境,故名持也。’‘定’,在四禅以上,断色界烦恼,‘正定’断无色界烦恼。念佛三昧者,亦称宝王三昧,乃念佛三昧之美称也。以念佛三昧为三昧中之至宝,故名宝王三昧。依《会疏》所云,以清净三昧、解脱三昧、普等三昧为念佛三昧。《无量寿经》四十八愿中有‘皆悉逮得清净、解脱、普等三昧’,即此谓也。

28)乖异:乖者,背戾、违逆,不和谐;异者,反常,异常也。乖异者,指人性情怪僻、异样、反常,不可以常情测度也。

29)十方:四方、四隅及上下二方共称十方也。四方:东、西、南、北;四隅: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也。

30)怜念:怜者,怜悯;念者,忆念。怜念者,《三昧经》云:‘诸佛心者,大慈悲是。’慈悲所缘,缘苦众生,若见众生受苦恼时,如箭如心,欲拔其苦。莫以己之罪恶,疑佛见弃,自生疑阻。当知佛心,专于逆苦众生之中,种种救度。

31)众生:梵语萨埵,新译有情。有三义:一、初生时共生,以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,不分男女尊卑,而众共生此;二、由众多之法假和合而生;三、经众多生死。

32)逃逝:逃者,不辞而别;逝者,一去不返也。逃逝者,喻愚顽众生,不唯不信佛念佛,仰且毁佛谤佛。以不信故,造诸恶业,自甘堕落于三恶道中,受无量众苦也。以是之故,虽佛慈悲,念念相忆,终无益也。

33)历生:经历多生多世也。

34)违远:违者,违背,背离;远者,远去。指逃子背离慈母,越去越远。

35)忆佛:忆者,忆念也。六道众生,恋慕如来,犹如幼子思母,穷子念父,亦如佛之思生,则能感应道交,永不离佛也。又,忆佛者,忆念佛之名号、佛之相貌、佛之无缘大慈、佛之无尽大悲、佛之无限光明、佛土之无量庄严、佛国圣众之无量智慧善行、佛之无量功德等等也。

36)当来:将来,未来。

37)不假方便:不需要借用种种方便之意。方便:方者,方法,指解决问题的手段;便者,便利,使事情顺利得到解决的种种措施也。又,方者,方域,指一定的地区,为了教化大众,需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;便者,便宜行事,指依当时之环境条件随机应变以适应环境也。又,佛菩萨一时济度众生的权谋称为权;权即方便,方便即权。

38)心开:心解开悟也。开悟者,开智以悟理也。心智闭塞,则未解真理。开者,心解真理时,方显幽隐之理,说名曰‘开’。心开者,以念佛心,入佛知见,圆满菩提,归无所得,是名念佛心开也。

39)香光:香者,五分法身之香也,戒香清净,即发慧光,喻智、断二德也。戒香喻断德:香能辟恶,有除秽义,故喻断除自他一切烦恼杂染也;光者,慧光喻智德:光能除暗,故喻以三智之光破除众生一切无明业障之暗也,自利利他,令一切众生皆得成就佛道也。此以念佛之功德,以佛之香光功德庄严而自庄严,故名香光庄严。庄严,见下注。

40)庄严: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。又,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,如《观无量寿经》云:‘以诸恶业而自庄严。’有四种庄严:戒、定、慧、陀罗尼(持善不失,持恶不生也。有法、义、咒、忍四种陀罗尼)。

41)因地:修行佛道之位也,相对于成佛之位为果地或果上而名。《圆觉经》云:‘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。’《楞严经》云:‘我本因地,以念佛心入无生忍。’

42)无生忍:忍者,安忍也。理本为不生不灭,今但言不生,亦名无生。菩萨于无生之法,安忍而不动心,谓之无生法忍。无生法忍亦称观察法忍,观察诸法深理而安然忍可者。一切诸法自性空寂,本来不生。菩萨证忍此法,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。《智度论》云:‘无生忍法者,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,无碍不退,是名无生忍。’又,‘乃至作佛,不生恶心,是故名无生忍。’《大乘义章》云:‘理寂不起,称曰无生;慧安此理,名无生忍。’《仁王经良贲疏》曰:‘言无生者,谓即真理,智证真理,名无生忍。’

43)摄:具吸收、取得、引导、感召、饶益、管束、镇伏等义。此处是引导、感召、饶益之义。

44)净土:为金、银、琉璃、玻璃等七宝所成之种种庄严,且无四趣、五浊之杂秽者也,为佛、菩萨及得度众生(圣者)所居之处。净土有报土及化土之分:报土为佛、菩萨历劫修清净行所感之果报也,有自受用净土(佛土)及他受用净土(地上菩萨)。化土乃佛为众生而变化之净土也,为地前(初地以前)菩萨及得度众生所居之处。《维摩诘经》中详述十七种净土及往生净土之八法。

45)六根: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此六种身心所具之业器也。根之义,以此六物能造善恶诸业,由业生报,因报招苦,如根之能助他生长蔓延,故目之为根。又,善业者,虽能生妙果,而以业之故,轮转生死,终遭苦报,故曰‘由业生报,因报招苦’也。

46)净念相继:清净之念,时时处处相续而不断也。净者,正信不疑,无垢无染曰净;净念者,清净之念也。一心系佛,余念不生,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,是名‘净念’也。相继者,于事相而言,时时处处忆念不舍;于理相而言,入于寂而常照、照而常寂之境,是名‘相继’。寂者,达真如理体而不动名‘寂’;照者,以般若真智观照万法,了了分明名‘照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初识佛法

  • 佛学课本

  • 佛光教科书

相关文章

版权所有:楞严经快诵网